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临江仙·其二》。诗人以回忆起在金銮殿共同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开篇,那时春风满京城,繁华景象令人难忘。然而,如今他身处偏远的官职,年华已逝,远离了京城的繁华,只能独自在异乡感叹时光荏苒,辜负了当年曲江赏花的美好时光。
接着,诗人听说阆山与仙境阆苑相通,想象中高楼耸立,却看不见友人的居所,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眼前的孤城寒日,斜照大地,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最后,诗人以“离愁难尽”和“红树远连霞”作结,将无尽的离愁融入夕阳映照下的红树与天边的晚霞之中,营造出一种深情而哀婉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对当前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中兴天子尤崇儒,众贤汇进如联珠。
邹枚待诏萃金马,皋夔接武相俞都。
策士初期异人出,不尚虚文与声律。
况当盛世多贾生,晁错岂容为第一。
自惭俗学非名家,遗经独抱居东嘉。
齑盐太学浪十载,岂有文许时人夸。
刍言旅奏宸庭策,狂妄误蒙明主择。
生天偶在千佛先,材劣名浮有馀责。
颍川丈人诗绝奇,长篇勉我毋趋时。
欲报君恩答知己,胸中耿耿何当施。
路入剡山腰,风生玉川腋。
孤亭物外高,双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几春,赏音端怕逢诗人。
自从妙语发丘壑,遂使绝境多蹄轮。
我来首访维摩诘,问讯双溪自何出。
发源应与婺溪同,赋物惭无沈郎笔。
凭栏欲洗名利尘,入眼翻惊客恨新。
山城重重水如带,可能挽住思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