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重蹋轻红尘,双阙依然日月新。
同辈相逢嗟白发,旧游多半拥朱轮。
久辞台阁憎疏阔,甘向江湖学隐沦。
太息阿连今宿草,池塘风雨倍伤神。
丘园何事学潜夫,谣诼无端似左徒。
末世岂知经术贵,恃才深悔性情粗。
浮沤身世惭今我,神武衣冠感故吾。
廿载玉堂容易度,枉教饱死羡侏儒。
五年重蹋轻红尘,双阙依然日月新。
同辈相逢嗟白发,旧游多半拥朱轮。
久辞台阁憎疏阔,甘向江湖学隐沦。
太息阿连今宿草,池塘风雨倍伤神。
丘园何事学潜夫,谣诼无端似左徒。
末世岂知经术贵,恃才深悔性情粗。
浮沤身世惭今我,神武衣冠感故吾。
廿载玉堂容易度,枉教饱死羡侏儒。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缪荃孙所作的《重至都门》。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自己重返京城时的复杂心情。
首联“五年重蹋轻红尘,双阙依然日月新”,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对京城的深厚情感与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五年过去,京城依旧繁华如昔,但诗人内心却已历经沧桑。这里,“轻红尘”暗含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颔联“同辈相逢嗟白发,旧游多半拥朱轮”,诗人与老友重逢,彼此间感叹岁月无情,头发已斑白。昔日的玩伴如今多已官运亨通,坐拥高位,这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些许失落。
颈联“久辞台阁憎疏阔,甘向江湖学隐沦”,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宁愿远离权力中心,选择隐居江湖,追求内心的宁静。这里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尾联“太息阿连今宿草,池塘风雨倍伤神”,诗人叹息于好友阿连的离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深哀愁。池塘边的风雨,象征着人生的风雨飘摇,触动了诗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重返京城的经历,展现了他对人生、友情、官场以及生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