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扶桑路,俄惊二十秋。
暂逢皆白首,相顾各青眸。
就里诸天近,行边一念休。
出山应扫迹,渡海不须舟。
雨过龙归钵,经残月满楼。
尚期他世会,聊共此生浮。
猿鸟陪吟眺,乾坤任去留。
堂堂天竺境,都在汝心头。
一别扶桑路,俄惊二十秋。
暂逢皆白首,相顾各青眸。
就里诸天近,行边一念休。
出山应扫迹,渡海不须舟。
雨过龙归钵,经残月满楼。
尚期他世会,聊共此生浮。
猿鸟陪吟眺,乾坤任去留。
堂堂天竺境,都在汝心头。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赠日本廉上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感慨和对佛法修行的深刻理解。首联“一别扶桑路,俄惊二十秋”描绘了两人分别已久,时光飞逝,转眼已二十年的沧桑变化。"暂逢皆白首,相顾各青眸"则写出虽然年华老去,但相见时仍能感受到彼此眼中青春未减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的诗句,“就里诸天近,行边一念休”暗示了佛教中的修行境界,即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接近佛的境界,只需放下杂念。"出山应扫迹,渡海不须舟"表达出上人出家人的超脱,无需世俗工具,就能达到彼岸。
“雨过龙归钵,经残月满楼”以自然景象寓言佛法的洗涤和圆满,寓意着经过风雨洗礼后,心灵得到净化,智慧如满月般明亮。尾联“尚期他世会,聊共此生浮”寄予来世再会的期待,同时珍惜当下,随缘生活。
最后两句“猿鸟陪吟眺,乾坤任去留”描绘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而“堂堂天竺境,都在汝心头”则点明了上人内心的宽广和对佛法世界的深深领悟,一切宏大的佛法世界其实都寓于个人的心灵深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哲理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以及佛法的敬仰和理解。
少小负奇气,唾视豪侠流。
腰悬苍龙剑,未肯干王侯。
挟策游京师,天子忽见收。
濩落风尘中,倾盖罕相投。
逢君东华省,金兰结绸缪。
陈义比皋契,摛词狎曹刘。
虚名附骥尾,隐然横九州。
中路忽分散,风波起离忧。
天南瘴疠地,鬓发各已秋。
黄鹄畏弹射,苍鹰耻随韝。
买田西郭门,将以备瀡滫。
年饥水瀰漫,鸿雁不自谋。
郁郁斗釜间,抚膺发长讴。
借问五湖水,何处容吾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