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陵苍翠叠芙蓉,想像英姿亚太宗。
亲射朵颜沙塞去,先飞天马羽林从。
九霄玉几悬神岳,万古龙旗出喜峰。
辛苦司香诸内史,烽烟留得掖门松。
景陵苍翠叠芙蓉,想像英姿亚太宗。
亲射朵颜沙塞去,先飞天马羽林从。
九霄玉几悬神岳,万古龙旗出喜峰。
辛苦司香诸内史,烽烟留得掖门松。
这首诗描绘了景陵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庄严氛围。开篇“景陵苍翠叠芙蓉”,以“苍翠”和“芙蓉”形容景陵的山色之美,仿佛层层叠叠的绿色芙蓉花簇拥着陵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想像英姿亚太宗”,通过想象英武之姿,将景陵与亚太宗(可能指古代帝王)相联系,暗示这里曾是英雄豪杰的栖息之地,充满了历史的荣光。
“亲射朵颜沙塞去,先飞天马羽林从。”这两句描述了一位英勇的将领,亲自前往遥远的边塞,与敌人作战,如同天马般先于羽林军飞驰而去,展现了其勇猛无畏的精神。这里的“朵颜沙塞”可能指的是边疆的险要之地,而“天马”则象征着速度与力量,与“羽林军”一起,共同体现了军队的威严与战斗力。
“九霄玉几悬神岳,万古龙旗出喜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景陵的神圣与不朽。在九重天之上,玉几悬挂于神岳之上,象征着景陵的崇高地位;万古的龙旗从喜峰山中升起,寓意着景陵的历史悠久与荣耀永存。喜峰山可能象征着通往天界的道路,龙旗则代表着权力与尊贵。
最后,“辛苦司香诸内史,烽烟留得掖门松。”这句话表达了对守陵官员的敬意。他们辛勤劳作,负责祭祀与管理陵墓,他们的辛勤工作如同守护着陵墓的松树一样,坚韧不拔。同时,烽烟与掖门松的描写,也暗示了尽管外界环境变化万千,但景陵作为国家记忆与荣誉的象征,始终屹立不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不仅赞美了景陵的自然美景与历史地位,也颂扬了为保护与纪念这一圣地所付出的牺牲与努力,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与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炎炎翕翕何关我,是是非非厌听人。
莫谩揣摩当世事,且须康济自家身。
囊空米尽挨排去,菊老梅迟问讯频。
南北尚留书债在,未能痛绝为情亲。
此去中秋才七日,明月堂前秋可即。
山深水远断人踪,僧云居此探消息。
老松夭矫双凤翔,翠色依月新凝光。
神仙所居无乃是,我来访古摩藓苍。
夜长月正当窗白,风入松梢声划划。
娥江元自通涛江,脱似江潮撼僧床。
君不见东坡先生豪一世,寄语重门休便闭。
胸中吐出黄初诗,诗势如潮夐无比。
又不见后山居士真仙人,每遇奇观精神生。
悠悠江水流不尽,晚日浮沈潮势平。
披衣起坐寂无语,松影参差复如故。
风声四散不暂停,遥见江流趁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