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寿八首·其四》
《天寿八首·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景陵苍翠叠芙蓉,想像英姿亚太宗。

亲射朵颜沙塞去,先飞天马羽林从。

九霄玉几悬神岳,万古龙旗出喜峰。

辛苦司香诸内史,烽烟留得掖门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景陵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庄严氛围。开篇“景陵苍翠叠芙蓉”,以“苍翠”和“芙蓉”形容景陵的山色之美,仿佛层层叠叠的绿色芙蓉花簇拥着陵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想像英姿亚太宗”,通过想象英武之姿,将景陵与亚太宗(可能指古代帝王)相联系,暗示这里曾是英雄豪杰的栖息之地,充满了历史的荣光。

“亲射朵颜沙塞去,先飞天马羽林从。”这两句描述了一位英勇的将领,亲自前往遥远的边塞,与敌人作战,如同天马般先于羽林军飞驰而去,展现了其勇猛无畏的精神。这里的“朵颜沙塞”可能指的是边疆的险要之地,而“天马”则象征着速度与力量,与“羽林军”一起,共同体现了军队的威严与战斗力。

“九霄玉几悬神岳,万古龙旗出喜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景陵的神圣与不朽。在九重天之上,玉几悬挂于神岳之上,象征着景陵的崇高地位;万古的龙旗从喜峰山中升起,寓意着景陵的历史悠久与荣耀永存。喜峰山可能象征着通往天界的道路,龙旗则代表着权力与尊贵。

最后,“辛苦司香诸内史,烽烟留得掖门松。”这句话表达了对守陵官员的敬意。他们辛勤劳作,负责祭祀与管理陵墓,他们的辛勤工作如同守护着陵墓的松树一样,坚韧不拔。同时,烽烟与掖门松的描写,也暗示了尽管外界环境变化万千,但景陵作为国家记忆与荣誉的象征,始终屹立不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不仅赞美了景陵的自然美景与历史地位,也颂扬了为保护与纪念这一圣地所付出的牺牲与努力,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与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秋高风怒号

人意与秋高,临风意自豪。

倚栏吟未已,拔地怒方号。

露宇遥穷目,霜林见落毛。

威生来虎谷,声震似鲸涛。

六鹢飞应退,群狐惧莫嘷。

拟骑鹏翼去,万里访卢敖。

(0)

呼儿问煮鱼

有客过茅宇,停杯待煮鱼。

向儿呼不已,为我问何如。

骥子抠衣至,校人授手初。

叮咛凡再四,烹割勿踌躇。

正起羹鲈兴,因看遗鲤书。

团栾陪父执,更欲采园蔬。

(0)

十月九日回书偶作

炎炎翕翕何关我,是是非非厌听人。

莫谩揣摩当世事,且须康济自家身。

囊空米尽挨排去,菊老梅迟问讯频。

南北尚留书债在,未能痛绝为情亲。

(0)

明月堂闻松风

此去中秋才七日,明月堂前秋可即。

山深水远断人踪,僧云居此探消息。

老松夭矫双凤翔,翠色依月新凝光。

神仙所居无乃是,我来访古摩藓苍。

夜长月正当窗白,风入松梢声划划。

娥江元自通涛江,脱似江潮撼僧床。

君不见东坡先生豪一世,寄语重门休便闭。

胸中吐出黄初诗,诗势如潮夐无比。

又不见后山居士真仙人,每遇奇观精神生。

悠悠江水流不尽,晚日浮沈潮势平。

披衣起坐寂无语,松影参差复如故。

风声四散不暂停,遥见江流趁东去。

(0)

多景楼

此地昔曾游,今朝复上楼。

江枫秋雨过,塞草夕阳愁。

渡急传邮箭,沙危阁战舟。

栏干空自倚,何许是神州。

(0)

孤吟

世景云来去,人情水浅深。

尘埃从满眼,交友欲知心。

山简岂爱酒,陶潜元解琴。

对人不敢语,仰面数归禽。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