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泉饶奇趣,松柏寄远迹。
如何孤兰若,局蹐四蓬壁。
慈云不垂荫,朱离苦相射。
赫矣尼连火,邈哉阿耨泽。
四大久厌离,诸缘归灭寂。
是以烦恼身,更称清凉宅。
夜梵流妙音,朝观离空色。
窃从庞居士,巾发恣所适。
岩泉饶奇趣,松柏寄远迹。
如何孤兰若,局蹐四蓬壁。
慈云不垂荫,朱离苦相射。
赫矣尼连火,邈哉阿耨泽。
四大久厌离,诸缘归灭寂。
是以烦恼身,更称清凉宅。
夜梵流妙音,朝观离空色。
窃从庞居士,巾发恣所适。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弥陀寺遣暑作》,描绘了他在寺庙中度过暑日的体验。诗人以岩泉、松柏和孤兰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禅意。他感叹自己如同局促在四壁之间的兰草,渴望得到慈云的庇荫,却受到烈日的炙烤。诗人将佛家教义融入其中,表达出对涅槃解脱的向往,认为烦恼之身在清凉的佛法中找到了归宿。
“赫矣尼连火,邈哉阿耨泽”运用象征手法,尼连火喻指世俗的炽热,阿耨泽则象征极乐净土的清凉。诗人进一步阐述,四大皆空,一切缘起缘灭,烦恼与清凉是对立统一的两面。夜晚,梵呗声如妙音流淌,早晨则观照无我之境,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生活的深深沉浸。
最后,诗人表示要效仿庞居士的洒脱,随心所欲地享受这种清修生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王世贞深厚的佛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家有墨砚,乃是歙溪石。
岁久磨不穿,腻若马肝色。
厓翁为题铭,谓可百金直。
吾师铁砚如我墨砚圆,圈子中间藏太极。
当时出冶后入土,千载犹存火痕赤。
得非蕤宾青,无乃鬼国黑。
磨墨铿有声,蘸笔润无迹。
铜雀足瑕疵,临洮多媚质。
吾师得此殊可惜,经卷香炉同几席。
师能学帖怀素书,千个芭蕉为渠摘。
师能临摹贯休画,五百圣僧从此出。
麝煤散入五戒香,水影流成八功德。
呜呼我家墨砚空有材,老懒无成每枯涩。
何如吾师铁砚坚且奇,喜动骚人与豪客。
明窗净榻日日临池来洗翰,直欲百世相传镇重维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