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满眼欲谁看,到处逢人一语难。
此学平生真问我,无弦琴自不须弹。
天机满眼欲谁看,到处逢人一语难。
此学平生真问我,无弦琴自不须弹。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题静学卷(其一)》。在诗中,庄昶以深邃的哲理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学问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机满眼欲谁看”,描绘了一种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仿佛宇宙间所有的智慧与秘密都映照在眼前,却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听众或理解者。这里的“天机”不仅指自然界的奥秘,更隐喻了人生的真理与智慧,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理解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缺乏共鸣的无奈。
第二句“到处逢人一语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无论走到哪里,遇见何人,都无法轻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沟通变得异常艰难。这不仅是对社会交往的感慨,也是对心灵深处独白的追求与挣扎。
接下来,“此学平生真问我”,则揭示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与探索。他意识到,真正的学习和理解,是对自我的追问与解答。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唯有通过深入的自我反思,才能真正触及到事物的本质与内在的真理。
最后一句“无弦琴自不须弹”,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对纯粹精神追求的向往。如同无弦之琴,无需外在形式的装饰与表演,真正的音乐(即内心的感悟与智慧)自然流淌而出。这不仅是对艺术境界的追求,更是对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真正的智慧与理解,源自内心的平静与纯粹,无需外在的炫耀与表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庄昶对于人生、学问与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深刻洞察。
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
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
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
分明寄语长安道,莫教留滞洛阳才。
远水沉西日,寒沙聚夜鸥。
平湖乘月满,飞棹接星流。
黄叶鸣凄吹,苍葭扫暗洲。
愿移沧浦赏,归待颍川游。
湾潭幽意深,杳霭涌寒岑。
石痕秋水落,岚气夕阳沉。
澄彻天为底,渊玄月作心。
青溪非大隐,归弄白云浔。
郡馆临清赏,开扃坐白云。
讼虚棠户曙,观静竹檐曛。
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
风传琴上意,遥向日华纷。
茂先王佐才,作牧楚江隈。
登楼正欲赋,复遇仲宣来。
黄鹄飞将远,雕龙文为开。
宁知昔联事,听曲有馀哀。
昔时陪二贤,缨冕会神仙。
一去驰江海,相逢共播迁。
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
览讽欢何已,欢终徒怆然。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
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俄看啸俦侣,各已共飞鶱。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
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
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泉。
岭云随马足,山鸟向人前。
地合心俱静,言因理自玄。
短才叨重寄,尸禄愧妨贤。
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
稻粱仍欲报,岁月坐空捐。
助岳无纤块,输溟谢末涓。
还悟北辕失,方求南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