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听更声初转,月影穿帘,龙吟何处。
琅玕尺八,唤动客愁如许。
仙人汉上,记曾一擪,黄鹤楼前,落梅无数。
古调如今杳矣,任是重翻,犹恐清韵非故。
应是宫墙夜静,霓裳独自偷旧谱。
便教桓伊在,也临风三弄,清泪如雨。
凉州已罢,指下顿增酸楚。
鹤唳清空声渐远,吹梦魂归去,怨来杨柳,奈玉关不度。
坐听更声初转,月影穿帘,龙吟何处。
琅玕尺八,唤动客愁如许。
仙人汉上,记曾一擪,黄鹤楼前,落梅无数。
古调如今杳矣,任是重翻,犹恐清韵非故。
应是宫墙夜静,霓裳独自偷旧谱。
便教桓伊在,也临风三弄,清泪如雨。
凉州已罢,指下顿增酸楚。
鹤唳清空声渐远,吹梦魂归去,怨来杨柳,奈玉关不度。
这首《丹凤吟·月夜闻笛》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王易所作,描绘了月夜中听到笛声的动人场景。开篇以“坐听更声初转,月影穿帘”起笔,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清的夜晚氛围。接着,“龙吟何处”暗示笛声如龙吟,悠扬而神秘,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琅玕尺八”点明笛子材质,形象地描绘了笛声的清脆悦耳。“唤动客愁如许”则表达了笛声引发的无尽离愁。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曾在汉上或黄鹤楼前,听到过无数梅花飘落时的笛声,那是一段美好的过往,如今却已成遥远的记忆。
“古调如今杳矣”感叹曲调的消失,即使试图重新演绎,也担心失去原有的韵味。“宫墙夜静,霓裳独自偷旧谱”想象皇宫深处,或许有人在静夜里独自回味那些古老的乐章,增添了神秘和哀婉的色彩。
最后,诗人借用桓伊的典故,表达对笛声艺术的敬仰,即使桓伊再世,面对这笛声,恐怕也会被感动得泪如雨下。笛声仿佛来自远方的凉州,让人心生酸楚,而“鹤唳清空声渐远,吹梦魂归去”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到笛声不仅触动了心灵,还似乎能穿越空间,将人的思绪带到边关之外。
整首词通过月夜笛声,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深情赞美,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琴鹤清风久寂寥,谷居忠愤绚银钩。
龛中片石费锥鉴,还为两翁须点头。
尘暗朔风急,雨淫晨景昏。
尤心长似捣,欲语吐还吞。
持底舒天步,云何塞乱源。
执官饧里鸩,名节贵与番。
一秋吟思奈大悭,醉面无因点缬斑。
衮衮簿书成底事,朝来爽气在西山。
模楷亲前哲,丰姿自轶群。
回翔垂白发,凌厉即青云。
幕府列功簿,诗书清塞氛。
宝仙催命驾,拱木漫新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