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虫》
《二虫》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

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

君不见,鴳滥堆,决起随冲风。

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

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0)
注释
水马儿:比喻逆流而上的小舟或昆虫。
逆流水:指水流方向与常规相反。
鴳滥堆:可能指某种鸟类或昆虫。
决起:突然飞起。
蓬蒿:野生杂草。
翻译
你可曾看见那水马儿,逆着流水艰难前行。
大江之水日夜奔流千里,这小虫却跳跃不息始终在此。
你可曾见过鴳滥堆,乘风而起随波逐流。
风向不定,它飘泊何处安眠?逆风时又落在草丛之中。
这两类生物,无论愚笨还是智慧,都难以预料,江边的笑声无人能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以“水马儿”和“鴳滥堆”两种昆虫为喻,反映出不同面对困境时的态度。水马儿不畏艰难,逆流而上,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鴳滥堆则随波逐流,无力回天,显示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存状态。

诗人通过这两种昆虫的对比,暗示出人世间智愚、强弱并存的现实,以及面对命运时不同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江边一笑无人识”则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心境,他似乎在嘲讽世间的喧嚣与自己内心的宁静,只是在大自然面前独自品味这份超然。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反思,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人生的生活智慧。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次韵郑郎中作四明谢遗尘九题走笔不二·其九鞠侯

乌鞠攀缘日往还,人间仰视在天端。

如今蕙帐休惊晓,林下衰翁已挂冠。

(0)

椒盘得多字

有美椒盘献,三朝庆始和。

灵茎丛玉敦,酝酒满金荷。

不向汤铭见,其如晋颂何。

欲知勤祝处,功在历年多。

(0)

题蛟弯小庵二绝·其一

浮尘不到客眉开,乞食幽人晚未回。

相对西山全体现,逢人莫道只空来。

(0)

徐侯寄示古风为别作三绝句往资一笑·其一

胸中戈甲一敌国,笔下篇章万户侯。

龙门隐吏绝人处,百事随缘莫莫休。

(0)

书钊家园壁·其二

心空无地著尘沙,对镜何曾一念差。

戏取大千归丈室,未妨衣襋乱天花。

(0)

宿石龙寺二绝句·其一

风传万籁有喧寂,月入千波无浅深。

应信此身非我有,窗间谁伴夜虫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