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吹鸿鹄,一举仪天衢。
劲翮自肃肃,弱羽犹区区。
时于蒿艾间,得粒鸣相呼。
永愧燕雀情,我岂不足欤。
鹏运与鸥没,远近各有图。
方当绝四海,安敢怀此都。
惊风吹鸿鹄,一举仪天衢。
劲翮自肃肃,弱羽犹区区。
时于蒿艾间,得粒鸣相呼。
永愧燕雀情,我岂不足欤。
鹏运与鸥没,远近各有图。
方当绝四海,安敢怀此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以惊风中的鸿鹄为象征,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志向和抱负。"惊风吹鸿鹄,一举仪天衢",开篇便以大雁在疾风中振翅高飞,寓意着诗人的壮志凌云,欲在艰难环境中展现自我。"劲翮自肃肃,弱羽犹区区",鸿鹄的强劲翅膀与柔弱羽毛形成对比,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与谦逊低调的态度。
接下来,诗人通过鸿鹄在草丛中觅食,发出鸣叫,暗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时于蒿艾间,得粒鸣相呼"。"永愧燕雀情,我岂不足欤",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满足现状、目光短浅之人的不屑,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最后两句"鹏运与鸥没,远近各有图",将自己比作翱翔天际的大鹏,与鸥鸟的生活形成对比,表明诗人有着超越世俗的理想和远方的规划。"方当绝四海,安敢怀此都",表达了诗人决心要远行四方,实现宏图大志,而不愿局限于眼前的繁华都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鸿鹄自比,寓言深刻,展现出诗人积极进取、胸怀大志的人生态度。
昔日谢安石,求为淮海人。
仿佛新亭岸,犹言洛水滨。
南冠今别楚,荆玉遂游秦。
倘使如杨仆,宁为关外人。
侧闻上士说,尺木乃腾霄。
云骈不展地,仙居多丽樵。
卧待三芝秀,坐对百神朝。
衔书必青鸟,佳客信龙镳。
非止灵桃实,方见大椿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