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湖南别尚新,书来已见柳摇春。
故情有此胶投漆,薄俗从渠越视秦。
长剑拄颐那复梦,短衣掩胫未全贫。
有诗亦欲频持寄,肠断西江六六鳞。
折柳湖南别尚新,书来已见柳摇春。
故情有此胶投漆,薄俗从渠越视秦。
长剑拄颐那复梦,短衣掩胫未全贫。
有诗亦欲频持寄,肠断西江六六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为《得林正父察院书问信甚勤以长句寄谢》。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林正父频繁书信问候的感激之情,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首句“折柳湖南别尚新”描绘了分别后湖南之地折柳送别的场景,暗示友情的初见与新鲜。次句“书来已见柳摇春”则通过春天柳树的摇曳,象征着友人的关怀如同春风般温暖。
“故情有此胶投漆”运用比喻,形容两人感情如胶似漆,难以分割。接下来,“薄俗从渠越视秦”暗指世俗的眼光无法理解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人对此不以为意。诗人自嘲“长剑拄颐那复梦”,表示不再有梦想中的豪情壮志,而“短衣掩胫未全贫”则表达自己虽然生活简朴,但精神富足。
最后两句“有诗亦欲频持寄,肠断西江六六鳞”表达了诗人想要频繁寄诗给朋友的心愿,然而想到江面鳞波,心中不禁悲从中来,情感深沉动人。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我登宝石山,山瘦削寒碧。
巍然窣堵坡,天半卓孤立。
回飙荡空林,霜叶鸣策策。
侧步怯危梯,逼面起苍石。
赏奇心固幽,造极境忽辟。
属目送飞鸿,烟江一痕隔。
冉冉空中云,转瞬已无迹。
浮生正如斯,胡为苦行役。
不若来山中,优游惬所适。
醉卧苍松根,不知烟磬夕。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