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这首宋词《六州歌头·桃花》是韩元吉所作,以春风中的桃花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春光旖旎、人物情感丰富的画面。"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东风有意地吹拂着桃花,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形象地刻画了桃花的娇艳和醉人的姿态,倚靠在朱红色的门扉上。
词中通过回忆,"记年时",描述了桃花与女子的美好邂逅,"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桃花映衬着女子的新妆,他们在河边漫步,春意正浓。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随着季节的推进,人事变迁,只剩下花儿见证了他们的过往。
"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描绘了马匹过桥的场景,而"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支"则细腻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然而,"恨依依"表达出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遗憾,"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哀怨。
"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词人感叹无人能理解他的心事,只有花儿知晓。"泪空垂",泪水徒然滑落,昔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更增添了词人孤独和失落的情绪。结尾处,"往事难追",词人遥想武陵溪边的桃花依旧,而人事已非,只能在梦中追寻往昔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桃花为载体,融合了怀旧、感伤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