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唯一日。游人共惜,今宵明月。
露洗霜磨,无限金波洋溢。
幸有瑶琴玉笛,更是处、江楼清绝。邀俊逸。
登临一醉,将酬佳节。
岂料数阵顽云,忽掩却天涯,广寒宫阙。
失意初筵,唯听秋虫呜咽。
莫恨姮娥薄相,且吸尽、杯中之物。圆又缺。
空使早生华发。
一年唯一日。游人共惜,今宵明月。
露洗霜磨,无限金波洋溢。
幸有瑶琴玉笛,更是处、江楼清绝。邀俊逸。
登临一醉,将酬佳节。
岂料数阵顽云,忽掩却天涯,广寒宫阙。
失意初筵,唯听秋虫呜咽。
莫恨姮娥薄相,且吸尽、杯中之物。圆又缺。
空使早生华发。
这首元代李齐贤的《玉漏迟·蜀中中秋值雨》描绘了中秋之夜在蜀地遇雨的独特景象。诗人以“一年唯一日”开篇,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性,而今宵却被雨打湿,明月被顽云遮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借“露洗霜磨”的金波暗指被雨水冲刷的月光,以及“瑶琴玉笛”的音乐,营造出江楼清冷的氛围。
诗人邀请好友共赏这难得的中秋月色,然而美景未能如愿,转而听到的是“秋虫呜咽”,增添了淡淡的失落感。他宽慰自己不必过于遗憾,嫦娥的“薄相”不过是自然现象,不如借此机会尽情饮酒,享受当下。最后,诗人感慨月圆月缺的变化,感叹时光易逝,引发了对早生白发的忧虑。
整首词通过中秋遇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