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点易台登高用小杜齐山韵》
《九日点易台登高用小杜齐山韵》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风急山深叶乍飞,行云皛皛日光微。

台高正合逢秋上,道近还判向晚归。

北极星辰真旷瞩,南湖山水各清晖。

寻常笑口何须羡,千仞冈头更振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风急山深叶乍飞”以动态之景开篇,风急使得山中树叶飘落,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接着“行云皛皛日光微”一句,将视线拉远,云彩在阳光下显得明亮而纯净,日光微弱,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台高正合逢秋上,道近还判向晚归”,诗人站在高台上,正值秋季,感受到自然界的更迭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即使道路近在咫尺,却也仿佛在向晚时分归家。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北极星辰真旷瞩,南湖山水各清晖”,诗人抬头望向北极星,视野开阔,心中充满对宇宙的敬畏与向往;低头则欣赏南湖的山水之美,每一处都散发着清新的光辉。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体现了他对宇宙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

最后,“寻常笑口何须羡,千仞冈头更振衣”,诗人认为,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快乐无需羡慕,即使是站在高耸的山冈之上,也能振作精神,享受生活的美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四家光禄西庐习静再叠前韵

繁华著眼,看古今得失,浮云飘叶。

暑往寒来驹隙影,早见塞鸿辞北。

槐国无喧,渔村高枕,忍负洲苹白。

东华翘首,羊肠空叹千折。

闻说重理蒲团,再安丹灶,不与家人别。

况有玉清堪共隐,奚用受书黄石。

蕉露研朱,松风啜茗,勾当山居业。

他时出访,杖藜同踏萝月。

(0)

忆秦娥·其二茉莉

香风飏。黄昏院落花初放。花初放。

银灯试照,别来无恙。美人奁镜偏宜傍。

珠簪金络增新样。增新样。珊瑚枕畔,绿云鬟上。

(0)

诉衷情·其二咏莲

猩红弓样试风流。贴地软香浮。

凌波巧笼纤笋,锦幄倍清幽。莲折瓣,月微钩。

玉温柔。苔痕池上,泥印花间,尘迹楼头。

(0)

贺新郎.端午

梅子成金弹。正池塘、帘纤雨歇,海榴红绽。

节序催人又重午,彩索新缠双腕。

更艾虎、朱符妆遍。

谩对蒲樽开角黍,奈沉湘、旧事经伤感。

须一醉,强驱遣。清江竞渡人争看。

绕沙堤、荷香存苒。南薰微扇。

两两龙舟斗相向,夺罢锦标方散。

又早被、西山催晚。

十里平波人去后,但一钩新月蛾眉浅。

归棹急,浪花乱。

(0)

翠湘风.夏夜

轻雷送雨过池塘。烦蒸顿解,柳外水亭凉。

手弄冰销新浴起,半堕钗凰。

风里芰荷香满,凭栏十里湖光。流苏垂下绛厨张。

水晶枕底,纹簟展清湘。

携手月中人似玉,懒上牙床。

起向闲阶伫立,紫薇影转回廊。

(0)

蝶恋花·其一

新绿汀洲芳杜暗。渺渺春波,斜日江南岸。

去岁送春微有叹。今年春去浑肠断。

蜂蝶无聊惊也倦。冷落西园,飞盖朝来散。

落尽庭花人不见。垂杨空锁深深院。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