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著眼,看古今得失,浮云飘叶。
暑往寒来驹隙影,早见塞鸿辞北。
槐国无喧,渔村高枕,忍负洲苹白。
东华翘首,羊肠空叹千折。
闻说重理蒲团,再安丹灶,不与家人别。
况有玉清堪共隐,奚用受书黄石。
蕉露研朱,松风啜茗,勾当山居业。
他时出访,杖藜同踏萝月。
繁华著眼,看古今得失,浮云飘叶。
暑往寒来驹隙影,早见塞鸿辞北。
槐国无喧,渔村高枕,忍负洲苹白。
东华翘首,羊肠空叹千折。
闻说重理蒲团,再安丹灶,不与家人别。
况有玉清堪共隐,奚用受书黄石。
蕉露研朱,松风啜茗,勾当山居业。
他时出访,杖藜同踏萝月。
这首词以繁华落笔,展现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如同浮云过眼,转瞬即逝。"暑往寒来驹隙影"形象地描绘了时光匆匆,岁月如梭,暗示人生短暂。词人感叹塞鸿北归,寓言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无论是都市中的槐国(指官署)还是渔村的恬静,都不愿辜负自然之美,特别是洲上的白苹。他对东华(京城)的仰望中带着一丝无奈,只能在心灵上寻求解脱,期待回归简朴的山居生活。
"重理蒲团"、"再安丹灶"表达了词人追求道家修炼的决心,不愿与家人分离,更倾向于与自然和清修为伴。"玉清"象征着高洁的精神境界,"受书黄石"则暗指儒家传承,词人选择的是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
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研读经书,品茗听松风,过着简单而充实的日子。最后,词人想象将来或许会拄杖出游,与月色和藤萝相伴,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世事的洞察,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词人独特的个性和心境。
宵中风削。倏劈拍小窗,重衾先觉。
砚背缬冰,镜里飞霜晴曦薄。园林点缀殊纷若。
待下了、水沉帘幕。晓来霁色,半空绵絮,又沾檐角。
一昨。柳边异景,雪花厚、三尺洁莹如濯。
道是岁丰,寄语农田勤看著。玉峰突兀高高作。
皓月上、流光交铄。倚阑迥向薰笼,却憎刺灼。
小园廓。新绿墙头濯濯。
光风转、何处暗吹,直展轻阴到楼角。春寒气已薄。
翩若双鹂影掠。
凭栏望、朝霭暮烟,谁倚吟筇去行乐。柔荑正跗萼。
待雨过千丝,风飏重络。桃溪棠坞交相错。
看浅草铺翠,煖波皴碧,韶光葱茜应素约。
染衣又如昨。东郭。试寻索。
指隐约楼台,三两鸠鹊,晴丝渐欲沾篱落。
趁一抹斜阳,半空零泊。红英偕坠,似燕舞,费扑捉。
笋根抽涩勒。庭柯绿锁,新阴吹湿。
风力沉钟,犹许恋春今夕。
病过樱桃谷雨,向谁怨、年时驹隙。霄路隔。
青禽盼杳,履尘销寂。
玉觞惜别迟斟,记剪烛窗西,啼珠香迹。
梦冷鹃声,心事药炉烟积。
眼底高枝红瘦,放满地、芦蒿新茁。奁影侧。
芳怀几时抛得。
掩西风、初寒窗户,黄花相对无语。
画屏秋意吟边烛,难写怀人新句。思何许。
有白发知交,南北伤遥阻。年来辛苦。
似倦马驮刍,饥乌啄粟,老意向谁诉。试凝伫。
旧日双峰词侣。如今星散无睹。
售文卖卜生涯薄,君我相怜如故。须归去。
约斗酒盘蚝,倚醉■■■。湖山佳处。
把一卷丹经,商量道业,共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