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诸君子和章既众予戏为海棠答之》
《诸君子和章既众予戏为海棠答之》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任教呼马复呼牛,桃李无言我合休。

暮雨空遗湘浦玦,春风还造渭川舟。

瑶台偃蹇三秋梦,金屋婵娟万古囚。

谁为诸公醒醉眼,翠松苍竹傍云邱。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诸君子和章既众予戏为海棠答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超然态度。

首联“任教呼马复呼牛,桃李无言我合休”,以“教”字开篇,暗示了世间的纷扰与变化,无论是呼马还是呼牛,都显得无足轻重。桃李无言,象征着自然界的静默与自守,诗人以此自况,表达了自己在喧嚣尘世中的淡泊与宁静。后一句“我合休”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的看破与解脱之意。

颔联“暮雨空遗湘浦玦,春风还造渭川舟”,运用了湘妃竹与渭水的典故。湘浦玦指的是湘妃竹上的斑点,象征着哀伤与怀念;渭川舟则是指渭水边的船只,寓意着漂泊与归宿。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暮雨与春风交替,湘浦玦与渭川舟轮回,展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命运的无常。

颈联“瑶台偃蹇三秋梦,金屋婵娟万古囚”,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瑶台偃蹇,比喻梦境的虚幻与短暂;金屋婵娟,则象征着被束缚与囚禁的美丽。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尾联“谁为诸公醒醉眼,翠松苍竹傍云邱”,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在世事如梦、人生如戏的背景下,又有谁能真正洞察世态炎凉,清醒地看待这一切?诗人借助翠松苍竹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同时,云邱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与超然态度。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洞察力,也体现了其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赠杨太洪左沧屿周自岐三台谏

御笔新除三谏官,一时朝野竞相欢。

当年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良得路难。

必有谋猷裨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

世间万事皆尘土,留取功名久远看。

(0)

文凝谷幕中偶作见示步来韵却赠

拄颊看山觅句忙,相逢何必问行藏。

雄心自是宦情薄,傲骨由来俗眼妨。

我辈生涯惟寸管,人间约法有三章。

知君不少飞扬意,一羽云霄万里长。

(0)

上弦月

少小迄今尚慕仙,无端世网苦牵缠。

八千行路天中伏,两度离家月上弦。

喜见缁尘随雨静,漫乘凉露带星眠。

明朝又蹑高人躅,应是邯郸旧有缘。

(0)

浮邱八景·其一紫烟楼

缥缈仙家十二楼,丹炉伏火紫烟浮。

函关路隔知多少,真气浑如在上头。

(0)

长安秋月

乾坤万里绝纤埃,塞外凉飙动地来。

良夜腾腾飞玉魄,清辉隐隐上金台。

连天水色关山静,几处芦花鸿雁哀。

抚景漫思青女态,临文空愧谢庄才。

(0)

白云谣

烟波不可涉,且向白云归。

好鸟人共语,悬萝春拂衣。

高山增仰望,尘想日初稀。

吾爱茹芝老,时清犹息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