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迄今尚慕仙,无端世网苦牵缠。
八千行路天中伏,两度离家月上弦。
喜见缁尘随雨静,漫乘凉露带星眠。
明朝又蹑高人躅,应是邯郸旧有缘。
少小迄今尚慕仙,无端世网苦牵缠。
八千行路天中伏,两度离家月上弦。
喜见缁尘随雨静,漫乘凉露带星眠。
明朝又蹑高人躅,应是邯郸旧有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渴望超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旅者形象。诗中的“少小迄今尚慕仙”表达了诗人自幼便对超凡脱俗的生活充满向往,然而“无端世网苦牵缠”则揭示了现实世界中种种束缚与困扰,使他难以实现内心的追求。
“八千行路天中伏”可能象征着诗人历经千辛万苦,跋涉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两度离家月上弦”则暗示了诗人两次离开家庭,追寻心灵的归宿,每一次都伴随着月圆之夜,寓意着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变化。
“喜见缁尘随雨静,漫乘凉露带星眠”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缁尘,即尘埃,这里可能象征着世俗的烦恼;凉露与星辰,则代表了清静与超脱。这两句诗传达出诗人希望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最后,“明朝又蹑高人躅,应是邯郸旧有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能够追随高人的足迹,找到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邯郸,古代地名,常被用来比喻寻找出路或追求理想的旅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不懈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