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阎士和李蕙冬夜重集》
《和阎士和李蕙冬夜重集》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郡理日闲旷,洗心宿香峰。

双林秋见月,万壑静闻钟。

佩玉行山翠,交麾动水容。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shìhuìdōngzhòng
táng / jiǎorán

jùnxiánkuàngxīn宿xiāngfēng
shuānglínqiūjiànyuèwànjìngwénzhōng

pèixíngshāncuìjiāohuīdòngshuǐróng
gōngshǒuchénwàixiāngcóng

翻译
郡守日常悠闲宽广,洁心养性夜宿香峰。
双林中秋月显现,万道山谷静听悠扬钟声。
身佩美玉行走在山色青翠中,旌旗摇动水面波光粼粼。
身为辅臣如何能于此超尘脱俗之地相伴相随?
注释
郡理:指郡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闲旷:清闲广阔,形容公务之余的闲暇。
洗心:比喻清除心中的杂念,使心灵纯净。
香峰:可能指香气缭绕或风景优美的山峰,寓意修行或休憩之地。
双林:可能指代幽静的山林环境,或是佛教中佛陀入灭之处双树林。
秋见月:秋天的夜晚观赏月亮,营造宁静美景。
万壑:形容众多的山谷。
闻钟: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增添静谧氛围。
佩玉:佩戴玉饰,象征高洁与尊贵。
山翠:青山翠绿,形容山色美丽。
交麾:旌旗交相辉映,可能指随从众多,威仪壮观。
水容:水面的景色,此处被旗帜波动所影响,更显生动。
股肱守:股肱指得力助手,此指重要的辅佐官员。
尘外:尘世之外,比喻超脱世俗的地方。
相从:相伴相随,在此指一同修行或享受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幽深的山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解的精神状态。

"郡理日闲旷,洗心宿香峰。" 这两句诗设定了一个清净悠闲的环境,"郡理"指的是地方官府,但这里是用来衬托诗人远离尘嚣的生活,而"洗心"则显示出诗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一种超脱物欲的境界。

"双林秋见月,万壑静闻钟。" 这两句通过描写秋夜中的月亮和山谷中传来的钟声,更深化了前面幽静氛围的营造。诗人不仅目睹自然之美,而且还能够听出隐约的声音,这种细腻感受表明诗人的心灵与大自然已经达到了高度融合。

"佩玉行山翠,交麾动水容。"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山中漫步的情景,其中"佩玉"象征着清高脱俗,而"交麾动水容"则是对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描述。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一个疑问:在这样美好的山中环境里,该如何保持自己的心境不受世俗影响?"股肱"是比喻身处困境,而"尘外得相从"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在、与自然合一的向往,是唐代诗人皎然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上下华池

听钟吃饭东西寺,就水烹茶上下池。

二百年来陈迹在,摩挲苔藓日西时。

(0)

九子庵

修途百折到山顶,绀宇数间开道场。

倦卧尽人身自在,翻愁作梦趁黄粱。

(0)

题云石深趣堂

广文官舍先无尘,谁著岚光几上陈。

个里尽消三伏暑,胸中长作四时春。

不因泉石耽成癖,那识箪瓢味更真。

顾我年来羁吏鞅,清闲羞见读书人。

(0)

送陈守子华宿土囊有感

三年抱恙多闭门,祇得两度敲禅扃。

道人问我缘底出,为送乡城两史君。

阛中暑湿如炊甑,山寺阴凉百僧定。

往年过此苦匆匆,今日海山看古镜。

伊谁一念饭行人,至今规矩犹如新。

可叹延平小书舍,虚致雩桥风月夜。

(0)

春盘

清晨采撷南山麓,金刀细细裁青縠。

素盘恰办饥雷鸣,饱觉春阳满枯腹。

我生头颔非虎燕,未许哜胾薄野蔌。

从今葱韭艺一区,便可朝餐食无肉。

君不见宝马彫鞍纨绔儿,匏壶之体充甘肥。

一生饱死同蝤蛴,夷齐至今民称之。

(0)

题延平剑归阁

晋代难为用,翻藏此水涯。

在天犹有赫,镇地永无邪。

雨过疑留迹,风飞去莫遮。

谁云寒濑底,折戟伴沈沙。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