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里过清明,日日无情风雨。
凄凉客馆,佳期乖约,只满帘飞絮。空凝伫。
又波浪接天,帆影落,闲鸥聚。韶光自来去。
渐少尊前旧侣。千般恨在,数老病、江淹未须赋。
隋苑路。芳草遍绿长堤,忍隔断,春归处。
愁里过清明,日日无情风雨。
凄凉客馆,佳期乖约,只满帘飞絮。空凝伫。
又波浪接天,帆影落,闲鸥聚。韶光自来去。
渐少尊前旧侣。千般恨在,数老病、江淹未须赋。
隋苑路。芳草遍绿长堤,忍隔断,春归处。
这首诗名为《春声碎》,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汪东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愁苦的心情中度过清明节,每日风雨无情,使得客居他乡的生活更加凄凉。佳期未能如约,只有漫天飞舞的柳絮陪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诗人凝望远方,只见波涛连天,帆影稀疏,闲散的鸥鸟聚集,更显孤独。
时光匆匆流逝,往昔宴饮的同伴越来越少,诗人感慨万分,感叹岁月催人老,身体衰弱,尽管尚未达到江淹那样的才情不再,却也深感遗憾。最后,诗人借隋苑路边绿意盎然的芳草和被阻断的春归之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消逝和无法留住春天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身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