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半路溪,隔溪犹不渡。
望望判知是,翩翩识行步。
摘赠兰泽芳,欲表同心句。
先将动旧情,恐君疑妾妒。
相逢半路溪,隔溪犹不渡。
望望判知是,翩翩识行步。
摘赠兰泽芳,欲表同心句。
先将动旧情,恐君疑妾妒。
这首诗《半路溪》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萧绎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一位女子在半路溪边相遇的情景。
首句“相逢半路溪”,简洁明了地勾勒出两人相遇的地点——半路溪旁,暗示了这次相遇的偶然性和自然之美。接着,“隔溪犹不渡”一句,不仅描绘了两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暗含了情感上的隔阂或犹豫,为后续情感的展开埋下伏笔。
“望望判知是,翩翩识行步。”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进一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诗人通过观察对方的动作(翩翩行步),判断出对方的身份或情感状态,这种微妙的感知体现了两人之间潜在的默契和情感联系。
“摘赠兰泽芳,欲表同心句。”诗人以兰花象征纯洁与美好,通过赠送兰花这一行为,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情厚意,想要用这朵花的语言,传递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希望与对方结为知己,共享心灵的契合。
“先将动旧情,恐君疑妾妒。”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表达爱意的同时,也担心对方会误解自己的情感,产生不必要的猜疑。这种担忧反映了人性中对爱情的细腻呵护和对关系稳定的渴望。
整体而言,《半路溪》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女子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感情世界,以及在相遇与相知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使者金羁佩紫貂,高杨系马寒无条。
劝君为我且停杯,朔云满地西风骄。
与君结交非一朝,君方绿鬓予垂髫。
父子两世共兰芷,英雄二十犹渔樵。
山中萝薜日携酒,江上芙蓉夜放桡。
愧予已上长杨奏,今君亦结河阳绶。
浮云回首有穷通,丈夫得志无先后。
只今南北讲戈鍪,至使疮痍盈宇宙。
东吴未见净江氛,中原且复忧山寇。
知君久抱青云志,乘时即把苍生救。
忆君先子大夫才,每每逢予青眼开。
冀忠声名昔无比,剑南父老今犹哀。
青天白日同崔嵬,君之往矣何愧哉。
富贵祗如天外云,功名应比庭中槐。
循良汉诏下蓬莱,迟君跃马黄金台。
《送王君之裕州别驾》【明·宗臣】使者金羁佩紫貂,高杨系马寒无条。劝君为我且停杯,朔云满地西风骄。与君结交非一朝,君方绿鬓予垂髫。父子两世共兰芷,英雄二十犹渔樵。山中萝薜日携酒,江上芙蓉夜放桡。愧予已上长杨奏,今君亦结河阳绶。浮云回首有穷通,丈夫得志无先后。只今南北讲戈鍪,至使疮痍盈宇宙。东吴未见净江氛,中原且复忧山寇。知君久抱青云志,乘时即把苍生救。忆君先子大夫才,每每逢予青眼开。冀忠声名昔无比,剑南父老今犹哀。青天白日同崔嵬,君之往矣何愧哉。富贵祗如天外云,功名应比庭中槐。循良汉诏下蓬莱,迟君跃马黄金台。
https://shici.929r.com/shici/T3QH2Cx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