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烨江上兰,冉冉山中桂。
春风发华滋,堪以结吾佩。
如何萧与艾,忽然满中路。
徘徊不可问,潸焉空陨涕。
烨烨江上兰,冉冉山中桂。
春风发华滋,堪以结吾佩。
如何萧与艾,忽然满中路。
徘徊不可问,潸焉空陨涕。
这首诗名为《夜坐一首》,是明代文学家宗臣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坐时内心的复杂情绪。
首句“烨烨江上兰,冉冉山中桂”描绘了一幅江边兰花盛开、山间桂花飘香的画面,以自然美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春风发华滋,堪以结吾佩”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如何萧与艾,忽然满中路”却突然转折,以“萧”和“艾”两种植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这两种植物通常象征着衰败和荒凉,与前文的春华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徘徊不可问,潸焉空陨涕”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世事无常、美好易逝的无奈和悲伤之情。诗人似乎在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之间,无法找到答案,只能默默流泪,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命运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这种现实时的无奈和哀伤。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宦海若博局,到头皆幻尘。
怜君归印组,兹乃遂天真。
忆昔金台会,今馀二十春。
何期淮水上,重对梦中身。
词翰谐金石,声称重缙绅。
抱才终恋主,忧国转伤神。
多病初心负,行休素愿伸。
青门观祖帐,东海见醒人。
诏下县车后,沙鸥日与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