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清凉顶,期瞻大圣容。
便应过洛水,即未上嵩峰。
残照催行影,幽林惜驻踪。
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锋。
此去清凉顶,期瞻大圣容。
便应过洛水,即未上嵩峰。
残照催行影,幽林惜驻踪。
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锋。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向往前往清凉顶,渴望一睹圣人的尊容。途中将要跨过洛水,却尚未登上嵩山的高峰。夕阳西下,催促着旅人继续前进,而他却恋恋不舍于幽深的林木之中。诗中的“想登金阁望”表达了修行者想要攀登至高处以观瞻四方的愿望,以及对于东北方向军事行动的忧虑。
整首诗充满了对净土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世界的关切。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在宗教信仰与现实关怀之间微妙的情感表达。
是南州高士,东海名家,西河旧里。
茅屋数椽,纵亭台无几。
墙外疏桐,檐前蔹蔓,到处成阴翳。
人道蓬莱,逍遥散诞,不过如此。
堪叹年时,燕齐吴楚,汗漫天涯,倦游知止。
一任人间,似桑田海水。
家有山妻,门无杂客,架上馀书史。
安乐窝成,吾其从老,于是乡矣。
残山剩水,听鸟唤东风,鹃传南渡。繁华暗数。
惜珠帘锦幕,美人迟暮。剩有华堂蟋蟀,芳园杜宇。
伤心处。将无限闲愁,诉与鹦鹉。西湖堤畔路。
剩渺渺寒波,萧萧秋雨。暮潮来去。
送楼台歌管,夕阳萧鼓。芳事凄迷,梦断苏堤烟树。
无情绪。酒醒时,江山非故。
十丈旃檀,甚弹指、乍现荼罗莲国。
诸宝璎珞庄严,珠鬘晃金碧。
宏四愿、寻声度厄,俨礼补、弥陀遗迹。
绀马朝飞,天琴画下,音妙灵匹。
叹垂老、萍泊三涂,待凭乞、金簏抉缠幕。
还又劫灰扬遍,舞洪涛声急。
分瑞露、天心悔祸,普南洲、共被慈力。
且化玉帛干戈,岁清时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