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岸方如截,池波深可泅。
出门歌小海,见客思沧洲。
鱼沫吹还息,蛛丝断忽抽。
万生同一马,敢望绝辕辀。
池岸方如截,池波深可泅。
出门歌小海,见客思沧洲。
鱼沫吹还息,蛛丝断忽抽。
万生同一马,敢望绝辕辀。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身处斋中,对周围环境及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首句“池岸方如截,池波深可泅”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池塘的形态,池岸笔直如切割,池水深邃,仿佛可以游泳其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出门歌小海,见客思沧洲”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广阔与内心的思绪相连。出门时,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小海之中,而见到客人时,又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大海(沧洲),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深深眷恋。
“鱼沫吹还息,蛛丝断忽抽”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鱼儿吐出的泡沫轻轻吹起后又渐渐消散,蜘蛛丝在不经意间断裂又重新抽出,这些自然现象被诗人赋予了生命,象征着事物的瞬息万变和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最后,“万生同一马,敢望绝辕辀”一句,诗人将万物比作同一匹马,寓意众生皆有共通之处,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在生命的旅途中前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不敢期望束缚生命的缰绳(辕辀)永远消失,暗含着对自由与束缚、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千岁归来化鹤仙,作亭犹是旧山川。
登临迥出红尘外,笑傲仍居碧海边。
坐想三清元不远,回观五浊秖堪怜。
鹏抟九万吾何羡,安用蒙庄第一篇。
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
千古事、几□遇合,几人流落。
肝胆轮囷溟渤小,精神浩荡蓬莱薄。
望拒霜、红处是东山,长如昨。苍苔迹,何曾削。
黄叶梦,何难觉。等春云出岫,秋波归壑。
老子婆娑风度远,佳人缥缈腰肢约。
况登高、节过又登高,须多酌。
闻之善治水,不与水争势。
顺流导汉漾,徐当过三澨。
又闻善登山,不与山争力。
缓步出朝阳,晚亦到崧极。
展也曹泸南,所学见所履。
致身以登山,应物以治水。
几年蚕丛州,归问长安道。
巴船五百料,太半外省草。
白驹在彼谷,桑扈莺其领。
人物方眇然,惜此尺璧景。
疏梅耿绝埼,飞梦随去桨。
索蓍为占之,圣功得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