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
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关。
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
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漂泊四方,岁月匆匆而逝去的凄凉情怀。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个人的境遇的反思,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 这两句勾勒出诗人长时间的漂泊生活,以及岁月在脸颊上留下的痕迹,表达了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哀愁。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这两句则表现了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认为人们都在忧愁中度过一生,没有人能够在生命结束之前享受安逸的时光。
“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秋夜宿于临江驿舍的情景。渔舟上的火光映照着寒冷的水面,耳边传来的是马铃的声音,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旅途的寂寞。
“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甘和对未来某种期待。尽管身体仍未得到休息,内心的事业亦未完成,但他依然在山谷间听到了猿啼声和鞭策马匹的声音,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由和远方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不懈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