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松不似冬松好,黄染三针倚夕曛。
讵是后凋终变节,应羞桃李与同群。
春松不似冬松好,黄染三针倚夕曛。
讵是后凋终变节,应羞桃李与同群。
这首诗通过对春松与冬松的对比,以及对春松自身特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对虚伪逢迎行为的批判。
首句“春松不似冬松好”,以对比手法开篇,点明春松与冬松的不同,暗示春松虽不如冬松在严寒中保持坚挺,却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接着,“黄染三针倚夕曛”一句,通过色彩和时间的描绘,展现了春松在夕阳下呈现出的独特风貌,虽然颜色不同于冬日的苍翠,但其姿态依然挺拔,与夕阳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韵味。
“讵是后凋终变节”,这一句是对春松品质的进一步肯定。即使在春天,面对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春松也不改变其本色,不随波逐流,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动摇自己的立场,展现出一种坚定的品格和高洁的情操。
最后一句“应羞桃李与同群”,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春松与桃李等其他植物进行比较,强调了春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桃李等植物在春天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而春松却选择了坚守自我,不为外界的繁华所动,这种高洁的品质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松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对那些缺乏原则、随波逐流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我家旨蓄须遇霜,连根拾取无青黄。
黄者初熟本时食,青入海沙成宿藏。
道人齿决事可做,大官手拔不逾香。
肥甘与此同一饱,底用形役令心忙。
怜我初年负鼎俎,每持此味升岩廊。
美芹自知堪献主,盐梅已见能兴商。
一从弃置等葑菲,虾莱满船成独狂。
百年饘粥无多瓮,顿消心火生清凉。
我爱竹里子,身世一秋蝉。
吟风兴自足,吸露心充然。
下有谷食者,生荷主人怜。
亦有草食者,依依恋平阡。
岂不竞肥腯,何由更高骞。
嗟余感君谊,抚己思齐贤。
平生志寡欲,老为众物牵。
卓哉无欲地,咫尺不可攀。
闻君重文会,切磋如有传。
为余辨斯惑,拜领春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