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宝光上人》
《赠宝光上人》全文
明 / 李学一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有客金陵来,武服挂雕弓。

自言良家子,挺身远从戎。

剑得白猿术,书传黄石翁。

身当一校任,气夺万夫雄。

在昔东吴战,曾摧海上艟。

今兹来岭表,所至著奇功。

一旦厌尘嚣,翛然慕远公。

披剃解冠裳,逍遥入慧丰。

焚香还扫石,洗钵浥流潨。

英气今朝敛,槁灰此日同。

形骸终有碍,一静万缘空。

将为方外游,辞我上崆峒。

予为长太息,纷华世所崇。

而君有异尚,物化揽玄风。

海鹤谁能絷,冥鸿岂受笼。

从兹周八径,何地更相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从军归隐的英雄与一位遁入空门的高僧之间的对话与情感交流。诗中通过对比两位主角的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们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首句“有客金陵来”,引入了故事的主人公,一位从金陵来的客人。接着描述这位客人身着武服,挂着雕弓,自称为良家之子,勇敢地投身于军旅之中。诗人通过“挺身远从戎”、“身当一校任,气夺万夫雄”等句子,刻画出这位英雄人物的英勇与豪迈。

随后,诗笔转向了这位英雄的过去成就:“在昔东吴战,曾摧海上艟。”他曾在东吴的战场上,击败过强大的敌舰,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英雄似乎厌倦了尘世的喧嚣,决定“慕远公”,即向往佛教中的高僧,最终选择剃度为僧,脱下世俗的衣裳,进入寺庙修行。

诗中通过“焚香还扫石,洗钵浥流潨”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僧人的日常修行生活,以及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然而,尽管这位僧人已经舍弃了尘世的繁华,但他的“英气”和“气魄”依然存在,只是在“今朝敛”之后,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槁灰此日同”。这暗示着,即使身体已逝,但精神与气魄仍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独特生活方式的感慨:“将为方外游,辞我上崆峒。”意味着这位僧人将前往更为遥远的地方,继续他的修行之旅,而诗人则感叹于世间繁华与物欲的虚幻,以及对这种不同寻常生活方式的敬仰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从军英雄到遁入空门的转变,以及对人生不同追求的理解与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学一
朝代:明

李学一,字万卿,号文轩。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参议、贵州提学副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李学一诗,以张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轩公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奉敕于太常寺修正古乐诗

大乐遗钟鼓,至乐贵忘情。

俗久淳和变,年深礼孝生。

嶰谷调孤管,仑山学凤鸣。

浮云成舞曲,白雪作歌名。

闻诗六义辨,观漏八风平。

肃穆皇威畅,沦涟河水清。

钧天动丝竹,括地响錞钲。

尽美兼韶濩,盛德总咸英。

寥亮凫钟彻,飘扬翟羽轻。

小臣属千载,时幸预簪缨。

行欣负苍璧,衢坛听九成。

(0)

入山诗

登岭望重关,腰佩且鸣环。

天河临易饮,月桂近将攀。

王母西山至,夫人南岳还。

何必阳台下,要待梦容颜。

(0)

破扇

蔽日无全影,摇风有半凉。

不堪鄣巧笑,犹足动衣香。

(0)

东飞伯劳歌

池侧鸳鸯春日莺,绿珠绛树相逢迎。

谁家佳丽过淇上,翠钗绮袖波中漾。

雕轩绣户花恒发,珠帘玉砌移明月。

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盻鬟鬓低。

风飞蕊落将何故,可惜可怜空掷度。

(0)

采桑

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

去后花丛散,风来香处移。

广袖承朝日,长鬟碍聚枝。

柯新攀易断,叶嫩摘前萎。

采蘩钩手弱,微汗杂妆垂。

不应归独早,堪为使君知。

(0)

长安道

槐衢回北第,驰道度西宫。

树阴连袖色,尘影杂衣风。

采桑逢五马,停车对两童。

喧喧许史座,钟鸣宾未穷。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