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敕于太常寺修正古乐诗》
《奉敕于太常寺修正古乐诗》全文
隋朝 / 何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大乐遗钟鼓,至乐贵忘情。

俗久淳和变,年深礼孝生。

嶰谷调孤管,仑山学凤鸣。

浮云成舞曲,白雪作歌名。

闻诗六义辨,观漏八风平。

肃穆皇威畅,沦涟河水清。

钧天动丝竹,括地响錞钲。

尽美兼韶濩,盛德总咸英。

寥亮凫钟彻,飘扬翟羽轻。

小臣属千载,时幸预簪缨。

行欣负苍璧,衢坛听九成。

(0)
鉴赏

这首诗由隋朝诗人何妥所作,名为《奉敕于太常寺修正古乐诗》。诗中描绘了对古代音乐与礼仪的崇敬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大乐遗钟鼓,至乐贵忘情”开篇即点明了音乐的崇高地位,认为真正的音乐能让人忘却世俗情感,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和谐。接下来的“俗久淳和变,年深礼孝生”,则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传统礼仪与道德的影响,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使得淳朴的社会风气逐渐改变,而礼节与孝道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重要。

“嶰谷调孤管,仑山学凤鸣”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来比喻音乐的美妙与高雅,嶰谷中的独奏与仑山上的凤凰之鸣,都象征着音乐的纯净与和谐。随后,“浮云成舞曲,白雪作歌名”则将音乐与自然景象相融合,通过舞动的浮云和洁白的雪花,形象地描绘出音乐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闻诗六义辨,观漏八风平”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相互影响,通过辨析诗歌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和观察八风(即春夏秋冬四季之风,以及东南西北四方之风),展现了音乐与文学艺术的深刻联系与相互促进。

“肃穆皇威畅,沦涟河水清”则表达了音乐对社会秩序与自然环境的正面影响,通过音乐的传播,不仅能够增强皇权的威严,还能净化人心,使河水清澈,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钧天动丝竹,括地响錞钲”描绘了音乐在天地间回荡的壮观景象,丝竹之声与錞钲之响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宇宙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尽美兼韶濩,盛德总咸英”则总结了音乐之美,不仅在于其形式的完美,更在于它所蕴含的高尚品德与文化精神。

“寥亮凫钟彻,飘扬翟羽轻”通过凫钟的悠扬与翟羽的轻盈,再次强调了音乐的深远影响与艺术魅力。“小臣属千载,时幸预簪缨”表达了诗人作为小臣,有幸参与并见证了这一千载难逢的音乐修正活动,内心充满自豪与荣幸。

“行欣负苍璧,衢坛听九成”则是对参与这一活动的喜悦之情的表达,诗人想象自己手持苍璧,站在衢坛之上,倾听那九成之音,感受着音乐带来的无尽喜悦与感动。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音乐与礼仪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与热爱,同时也体现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作者介绍

何妥
朝代:隋朝   字:栖凤   籍贯:隋西城

隋西城人,字栖凤。父何细胡。本胡人,通商入蜀,因家于郫县。妥少机警,有口才,知乐律,而好臧否人物。文帝时累迁至国子祭酒。尝言苏威不可信用,以是与威有隙。出为龙州刺史,终于国子祭酒任。谥肃。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及文集等,已佚。
猜你喜欢

送人归南昌

白首相逢又别离,好怀开处不多时。

江头柳树春风里,怪底千丝与万丝。

(0)

题卢生山居五事·其二牧牛

绿草茸茸满蹊,牛迹远近都迷。

烟外数声桐角,溪东吹过溪西。

(0)

寄题邵武虞公忠恕斋

闻说樵川郡郭西,高斋住近紫云溪。

吟成满地绿阴合,睡起一声幽鸟啼。

泽物心同时雨洽,致君道与古人齐。

晚来客散重扉静,閒整书签手自题。

(0)

进应制献佛乐章

晓进封函紫殿深,九重斋沐政虚心。

翰林拜署延慈曲,乐府翻歌法寿音。

清庙烈文同盛大,白云黄竹异荒淫。

由来制作当时事,千古揄扬始自今。

(0)

杂诗十一首·其十

四月维孟夏,六阳云已盈。

靡草夕凋瘁,蝼蝈晨悲鸣。

运序迭衰王,万汇纷枯荣。

斯理信昭灼,君子宜守贞。

(0)

古塞下曲

候吏过轮台,传言敌可摧。

嫖姚扬旆出,骁骑治兵来。

瀚海惊波涌,阴山积雪开。

前军正酣战,日暮气雄哉。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