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荫百年木,开荒一角山。
初疑居不易,渐觉地无閒。
花缺添亭补,墙圆逐树弯。
半弓犹有隙,留待筑云关。
垂荫百年木,开荒一角山。
初疑居不易,渐觉地无閒。
花缺添亭补,墙圆逐树弯。
半弓犹有隙,留待筑云关。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园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树木与土地的巧妙布局,以及空间利用的智慧。"垂荫百年木,开荒一角山",开篇即以“百年木”和“开荒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初疑居不易,渐觉地无閒",诗人由最初的疑惑,逐渐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广阔与丰富,表达了对空间利用的赞叹。
"花缺添亭补,墙圆逐树弯",进一步展示了园艺设计的巧思,通过在花丛中增添亭台,使景色更加错落有致;而围墙则随树木自然弯曲,既保护了私密性,又不失自然之美。"半弓犹有隙,留待筑云关",最后两句则透露出对未来的规划与期待,即使已有大半区域被充分利用,但仍留有余地,预留给更宏伟的建筑或景观,体现了主人对园艺事业的长远眼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园景的美丽与和谐,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对生活品质的高追求。
君不见汾阳富贵近古无,二十四考书中书。
又不见慈明起自布衣中,九十五日至三公。
人生穷达各有命,拂衣径去犹差胜。
介推焚死终不悔,梁鸿寄食吾何病。
安用随牒东复西,献谀耐辱希阶梯。
初无公论判泾渭,徒使新贵矜云泥。
稽山一老贫无食,衣破履穿面黧黑。
谁知快意举世无,南山之南北山北。
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
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
妻孥厌寒饿,邻里笑迂拙。
悲歌行拾穗,幽愤卧齧雪。
千岁埋松根,阴风荡空穴。
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
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
匣藏武库中,出参髦头列。
三尺粲星辰,万里静妖孽。
君看此神奇,丑虏何足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