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蜀锦浣花西,梦入华林路转迷。
折得柳梅难见赠,空怜桃李自成蹊。
高枝有叶蜂犹绕,深院无人鸟自啼。
安得王孙归便得,春来湖上草萋萋。
千重蜀锦浣花西,梦入华林路转迷。
折得柳梅难见赠,空怜桃李自成蹊。
高枝有叶蜂犹绕,深院无人鸟自啼。
安得王孙归便得,春来湖上草萋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江南水乡的画卷,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首句“千重蜀锦浣花西”,以“蜀锦”比喻繁花似锦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世界。“梦入华林路转迷”,则通过梦境的设定,营造出一种迷离恍惚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向往。
接下来,“折得柳梅难见赠,空怜桃李自成蹊”,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得到的遗憾之情。折柳寄情,本是古人表达离别或思念之情的传统方式,但“难见赠”则透露出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桃李自成蹊”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反衬出人世间的无奈与失落。
“高枝有叶蜂犹绕,深院无人鸟自啼”,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蜜蜂围绕着高枝上的花朵飞舞,鸟儿在寂静的深院中独自鸣叫,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暗含了诗人对孤独与寂寞的感慨。高枝与深院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秩序之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后,“安得王孙归便得,春来湖上草萋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王孙在这里借指远方的朋友,诗人希望朋友能归来,共同享受春日的美好。然而,现实中的“春来湖上草萋萋”却暗示了等待与期盼的漫长与无果,增添了诗作的忧郁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去后的哀愁,以及对友情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
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
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
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
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
何言对芳景,愁望极萧晨。
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
虽为青松姿,霜风何所宜。
二月天下树,绿于青松枝。
勿谓贤者喻,勿谓愚者规。
伊吕代封爵,夷齐终身饥。
彼曲既在斯,我正实在兹。
泾流合渭流,清浊各自持。
天令设四时,荣衰有常期。
荣合随时荣,衰合随时衰。
天令既不从,甚不敬天时。
松乃不臣木,青青独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