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尘不到放翁家,绕麦穿桑野径斜。
夜雨长深三尺水,晓寒留得一分花。
闷从邻舍分春瓮,闲就僧窗试露芽。
自此年光应更好,日驱秧马听缫车。
市尘不到放翁家,绕麦穿桑野径斜。
夜雨长深三尺水,晓寒留得一分花。
闷从邻舍分春瓮,闲就僧窗试露芽。
自此年光应更好,日驱秧马听缫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春日小园杂赋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远离市井喧嚣的田园生活,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春日景象。首句“市尘不到放翁家”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静,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接着,“绕麦穿桑野径斜”描绘了田野间的小路蜿蜒曲折,麦田与桑树相映成趣。
“夜雨长深三尺水”写夜间降雨之大,积水深深,但诗人并未感到困扰,反而欣赏着雨后清晨的景色:“晓寒留得一分花”,尽管早晨寒意犹在,但仍有花朵在寒冷中顽强绽放,透出生机。
“闷从邻舍分春瓮,闲就僧窗试露芽”两句,诗人通过分享邻居酿制的春酒和在僧窗前品味新茶,展现了邻里之间的友情和对生活的闲适态度。最后,“自此年光应更好,日驱秧马听缫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农事顺利,生活更加美好,每天都能听到忙碌的缫丝车声,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春日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