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烛》
《烛》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兔月清光隐,龙盘画烛新。

三星花入夜,四序玉调晨。

浮炷依罗幌,吹香匝绮茵。

若逢燕国相,持用举贤人。

(0)
注释
兔月:形容月亮明亮如兔。
龙盘:龙形的装饰或图案。
画烛:绘制有图案的蜡烛。
三星:指天上的三星(如斗、牛、女)。
四序:四季。
玉调:比喻四季的优美旋律。
浮炷:燃烧的香烛。
罗幌:轻薄的帷幔。
绮茵:华丽的地毯。
燕国相:古代燕国的宰相或重要官员。
举贤人:选拔和推荐贤能的人才。
翻译
月光如兔般清冷渐渐隐去,龙形蜡烛在画图中焕然一新。
夜晚,三星闪烁如同花朵,清晨,四季的美玉般旋律开始响起。
香烟袅袅升起围绕着罗帐,香气弥漫在华丽的地毯上。
如果遇到燕国的宰相,就请他选拔贤能的人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优雅的夜景画面。"兔月清光隐"中的“兔月”指的是明亮而宁静的月光,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龙盘画烛新"则是说宫殿中点起了新的蜡烛,烛光与龙形装饰相辉映,显得既华丽又神秘。

接着,“三星花入夜”可能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三星即是指夜空中的某些星座,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出现在夜空中。"四序玉调晨"则是一幅清晨的景象,玉调意味着优美的音乐,四序可能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和谐。

"浮炷依罗幌"中的“浮炷”有蜡烛燃烧不熄的意思,而“依罗幌”则是说蜡烛的光线柔和地落在华丽的帐幔上。"吹香匝绮茵"描写的是室内清雅的气氛,其中有淡淡的香味,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最后两句“若逢燕国相,持用举贤人”则带有一种政治或社会的意味。在古代,燕国相是指高级官员,“持用举贤人”可能是在提倡选拔和使用贤能之士。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其对理想政界的期待。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送前太守徐二丈之京

出守名邦两任间,退居田里二毛颁。

更之官去非为老,乞得身归便是闲。

兰棹又辞湖畔宅,蒲轮渐远寺前山。

汉庭肯遂中公志,冠带应教致仕还。

(0)

题熊大使梦萱诗卷

官舍思亲久,庭喧入梦频。

长随花里蝶,绕遍砌前春。

开落虽成幻,栽培自感神。

芳馨忽吹散,不觉一沾巾。

(0)

九日怀沈大本

茱萸红映绛纱囊,旧俗犹传费长房。

身健喜逢高处饮,老来不觉醉时狂。

已拚乌帽迎风落,任取黄花插鬓香。

眼底故人惟沈约,每逢佳节入他乡。

(0)

柳枝词五首·其二

垂似缀旒笼似盖,远如轻雾淡如烟。

陶家旧日应堪羡,一任春阴蔽县前。

(0)

重九前二日题城南书舍壁

潇潇风雨暗山房,篱下谁能共一觞。

独有黄花知节近,殷勤留客过重阳。

(0)

闺情集句四首·其三

劈破云鬟金凤凰,梦回馀念属潇湘。

徒劳掩袂伤铅粉,但惜流尘暗洞房。

两脸酒曛红杏妒,一丛高髻绿云光。

妆成只是熏香坐,欲卷珠帘春恨长。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