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宇章句客,佩兰三十年。
长乘碧云马,时策翰林鞭。
曩事五岳游,金衣曳祥烟。
高攀桐君手,左倚鸑鷟肩。
哭玉秋雨中,摘星春风前。
横辀截洪偃,凭几见广宣。
尔来寤华胥,石壁孤云眠。
龙降始得偈,龟老方巢莲。
内殿无文僧,驱虞谁能牵。
因之问楚水,吊屈几潺湲。
梵宇章句客,佩兰三十年。
长乘碧云马,时策翰林鞭。
曩事五岳游,金衣曳祥烟。
高攀桐君手,左倚鸑鷟肩。
哭玉秋雨中,摘星春风前。
横辀截洪偃,凭几见广宣。
尔来寤华胥,石壁孤云眠。
龙降始得偈,龟老方巢莲。
内殿无文僧,驱虞谁能牵。
因之问楚水,吊屈几潺湲。
诗中“梵宇章句客”一句,"梵宇"指佛寺中的住所,"章句客"则是对居住于此的僧侣或道士的一种尊称。整句话表达了对某位隐居在佛寺之中、长期研读经文之人的赞誉。
“佩兰三十年”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位修行者持之以恒的敬意,"佩兰"指的是佩带兰草,古时常用来比喻清高雅洁之士。这里暗示了道人对纯净生活的追求和坚守。
“长乘碧云马”、“时策翰林鞭”两句,则是形象地描绘这位道人的修行境界,"碧云马"指的是神马,是仙界之物,代指超凡脱俗的境界。"翰林鞭"则是用来比喻文墨和学问,这里暗示着诗人对道人不仅在道法上,而且在文学修养上的崇敬。
“曩事五岳游”、“金衣曳祥烟”两句,表达了这位道人的高洁品行和他曾经的壮丽历史。"五岳"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五大名山,是道教修炼之地,"金衣"则是神仙的装扮,"曳祥烟"则是形容其神采飞扬。
“高攀桐君手”、“左倚鸑鷟肩”两句,则是在描绘道人的超凡脱俗和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境界。"桐君"是一种仙树,"鸑鷟"则是古代神兽,是吉祥的象征。
“哭玉秋雨中”、“摘星春风前”两句,则是在表现诗人对道人的怀念与追思。"哭玉"是形容悲伤之情,"摘星"则是比喻超凡脱俗的境界。
“横辀截洪偃”、“凭几见广宣”两句,是在描绘诗人与这位道人的交往和对其智慧的赞赏。"横辀"是车辆的横木,"截洪偃"则是在比喻道人解惑答问之能事;"凭几"指的是倚坐于案几旁,"广宣"则形容道人的教诲广被传颂。
“尔来寤华胥”、“石壁孤云眠”两句,则是在表达诗人自从与这位道人分别后,内心的凄凉和对道人所处环境的描绘。"寤华胥"是指觉醒后的空虚感受,"石壁孤云"则形容道人的隐居之地超然物外。
“龙降始得偈”、“龟老方巢莲”两句,是在描述诗人通过这位道人的教导,终于领悟到某种深奥的禅理或道法。"龙降"是指神龙下凡,"龟老"则是长寿之象征,"方巢莲"则是在比喻道家修炼成仙。
“内殿无文僧”、“驱虞谁能牵”两句,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这位道人的智慧和能力的敬仰。"内殿"指的是深宫之中,"无文僧"则是在说没有一般僧侣可比,"驱虞"是古代除邪仪式,"谁能牵"则是在质疑世间有谁能够驾驭这位道人。
“因之问楚水”、“吊屈几潺湲”两句,是诗人在追思与道人分别后的情感流露。"楚水"是古代楚国的水域,常用以寄托哀思,"吊屈"则是在表达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缅怀。
舞影灯前,箫声酒外,独鹤华表重归。
旧雨残云仍在,门巷都非。
愁结春情迷醉眼,老怜秋鬓倚蛾眉。
难忘处,犹恨绣笼,无端误放莺飞。当时。
征路远,欢事差,十年轻负心期。
楚梦秦楼相遇,共叹相违。
泪香沾湿孤山雨,瘦腰折损六桥丝。
何时向,窗下剪残红烛,夜杪参移。
望春楼外沧波,旧年照眼青铜镜。
炼成宝月,飞来天上,银河流影。
绀玉钩帘处,横犀尘、天香分鼎。
记殷云殿锁,裁花剪露,曲江畔、春风劲。槐省。
红尘昼静,午朝回、吟生晚兴。
春霖绣笔,莺边清晓,金狨旋整。
阆苑芝仙貌,生绡对、绿窗深景。
弄琼英数点,宫梅信早,占年光永。
尚书当年,蓬矢桑弧,初度佳期。
是词林老虎,文场威凤,人中祥瑞,天下英奇。
太守买臣,中书坡老,五十二年回首非。
人间事,且开眉一笑,醉倒金卮。阿婆还忆年时。
也曾趁鸿胪拜玉墀。
念青衫荷叶,嫁衣尚在,青铜菱影,破镜犹遗。
半席寒毡,一官俯首,造物还应戏小儿。
问天道,看是他谁戏我,我戏他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