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多住城东寺,还许相过结净缘。
海寇求降荔子熟,是中风月可忘年。
故人多住城东寺,还许相过结净缘。
海寇求降荔子熟,是中风月可忘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深居时的闲适生活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故人多住城东寺”,点明了诗人的好友多居住在城东的寺庙中,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归宿的氛围。接着,“还许相过结净缘”一句,表达了诗人愿意与这些朋友相聚,共同结下清净的缘分,体现出深厚的人际关系和精神追求。
“海寇求降荔子熟”,这一句则引入了一种外部事件,即海上的盗寇请求投降,而此时荔枝已经成熟。这种背景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暗示了和平与丰收的美好景象,与上文的静谧生活形成呼应。
最后,“是中风月可忘年”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在这风花雪月的环境中,可以让人忘记年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内心宁静的向往与追求。
忆昔游临汝,于时太守贤。
山寻顺风处,城得豢龙迁。
民颈累累大,池荷一一圆。
周碑嗟缺矣,少室望崭然。
羸马居人后,归禽落我先。
事还如响答,老去若波旋。
赋分都应定,元功岂得偏。
不须天以问,自可鉴于前。
王粲今方乐,边韶旧好眠。
汉官聊掷彩,梵学竞通禅。
语道滔滔是,论情往往牵。
平生二三友,南睇不胜悁。
南国三衣客,王城一见春。
花明驰道远,雨涨御沟新。
茗忆山中物,云怀岭上邻。
如何异乡感,却出解空人。
醮坛旧山下,高卧一儒生。
有室罗经籍,无心取组缨。
芋肥收岁计,柑熟摘霜晴。
暂向京都见,添书入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