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湘山三尺雪,大松夜倒苍崖冽。
晓惊谁推华藏界,堕我坐前光不灭。
驼裘石丞鄣泥马,壮士甲趋花洒铁。
空斋夜对故人榻,妙语霏霏如锯屑。
窗寒雾暗日生东,恍疑珥笔明光宫。
蹁跹欲点朱蓝袂,一声云斧山玲珑。
明年麦秋歌岁丰,夜香横目祠上穹。
太平无象天有道,塞尘蛮雨长濛濛。
归来笑卧北窗下,侍儿簇花闹清夜。
老寻清境几成癖,一觥满引酬讥骂。
应思和月踏层冰,快意暗惊梦犹怕。
诗成字字如贯珠,乞与人间不知价。
今年湘山三尺雪,大松夜倒苍崖冽。
晓惊谁推华藏界,堕我坐前光不灭。
驼裘石丞鄣泥马,壮士甲趋花洒铁。
空斋夜对故人榻,妙语霏霏如锯屑。
窗寒雾暗日生东,恍疑珥笔明光宫。
蹁跹欲点朱蓝袂,一声云斧山玲珑。
明年麦秋歌岁丰,夜香横目祠上穹。
太平无象天有道,塞尘蛮雨长濛濛。
归来笑卧北窗下,侍儿簇花闹清夜。
老寻清境几成癖,一觥满引酬讥骂。
应思和月踏层冰,快意暗惊梦犹怕。
诗成字字如贯珠,乞与人间不知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雪中拜访武冈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开篇以“今年湘山三尺雪”起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接着描述了大松在雪夜中的倒影,以及晨曦初露时的神秘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驼裘石丞鄣泥马,壮士甲趋花洒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形象,驼裘与泥马、壮士与铁甲,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与美感的画面。随后,“空斋夜对故人榻,妙语霏霏如锯屑”则转向了室内场景,通过“妙语霏霏”表现了交谈的愉悦与深邃,如同细碎的锯屑般丰富而细腻。
“窗寒雾暗日生东,恍疑珥笔明光宫”进一步扩展了视觉与想象的空间,从室内到室外,从现实到幻想,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接下来,“蹁跹欲点朱蓝袂,一声云斧山玲珑”则以动态的舞蹈与云斧的轻响,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妙情境。
最后,“明年麦秋歌岁丰,夜香横目祠上穹”预示了丰收的希望与祭祀的庄严,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以“太平无象天有道,塞尘蛮雨长濛濛”总结,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与自然秩序的赞美。
“归来笑卧北窗下,侍儿簇花闹清夜”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宁静与欢愉,而“老寻清境几成癖,一觥满引酬讥骂”则流露出对清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结尾“应思和月踏层冰,快意暗惊梦犹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内心的触动,而“诗成字字如贯珠,乞与人间不知价”则以对诗歌艺术的推崇,结束了这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觅醪王古店,暂息轻车装。
居民鲜人趣,何有消渴浆。
穴地溷豮牸,石壁依为墙。
破荐三尺厚,贴灶供几床。
但有野菜食,论年已不荒。
倘储一区粟,垢面生奇光。
生理苟弗绝,谁敢怨上苍?
斯时风稍定,云散天荒荒。
颓阳照薄雪,碎影飞澹黄。
凌寒上车去,踯躅铧山冈。
还觅桃花庵,水廊缭疏竹。
幺荷祇一花,已媚万人目。
横波出暗鬟,脆响漫钗玉。
团扇谁氏郎,其思惨以绿。
孤台交四梧,潜有晚气蓄。
安知无尽晖,平照野蒿缛。
塔影迎酒鞯,钟响促筝局。
天末莲心烟,一眉剪湘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