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苏穫庵》
《寄苏穫庵》全文
明 / 李秉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欲归未归复何如,响应同声几郡除。

斗米不移陶令操,薰膏空校太玄书。

青云有分三冬足,白发无私两鬓馀。

谁念千年吾道计,振衣高趁旧山居。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苏穫庵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之情。首句“欲归未归复何如”,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回到苏穫庵身边,却又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接着,“响应同声几郡除”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彼此的共鸣比作同一声音传遍数个郡县,形象地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斗米不移陶令操,薰膏空校太玄书”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陶渊明和《太玄》(古代哲学著作)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即使生活困顿,也不改其志。同时,也暗示了苏穫庵在精神上的影响与支持。

“青云有分三冬足,白发无私两鬓馀”则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相信两人虽年岁渐长,但仍有足够的时光共度,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最后,“谁念千年吾道计,振衣高趁旧山居”表达了诗人对苏穫庵的深深信任与依赖,认为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对方都能理解并支持自己的人生选择,愿意携手回归宁静的山居生活,继续追求心中的理想与道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秉同
朝代:明

李秉同,字子中。东莞人。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官广西灵川知县。民国张其淦辑《东莞诗录》卷一二有传。
猜你喜欢

五言送余良孺大监致仕归乡

士有逢辰泰,荣名四十期。

更持使者节,数建守臣麾。

清懿推朝品,慈良号吏师。

修涂方自致,壮志未容衰。

雅尚先知止,归心浩若驰。

君恩宠年至,监尹峻官仪。

缓带金鳞重,安舆紫绶垂。

达尊倾我里,盛观耸当时。

摆落公门事,逍遥野老嬉。

维应爱玉体,五福保期颐。

(0)

仓颉

仓颉造书,不诂自明。于乎多言,祇误后生。

(0)

读坐忘论

正一初传王远知,后来体用益精微。

惟无矜贵为真地,但涉成亏即世机。

松径风声犹有待,糠炉火候事终违。

便令直了九丹术,不到坐忘何处归。

(0)

黄梅席上数如麻,句里呈机事可嗟。

直是本来无一物,青天白日被云遮。

(0)

咏霍将军北伐诗·其二

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

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旌。

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

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

骨都先自詟,日逐次亡精。

玉门罢斥堠,甲第始修营。

位登万庾积,功立百行成。

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

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

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

(0)

兰亭诗二首·其二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

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

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

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

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

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

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