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坐忘论》
《读坐忘论》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正一初传王远知,后来体用益精微。

惟无矜贵为真地,但涉成亏即世机。

松径风声犹有待,糠炉火候事终违。

便令直了九丹术,不到坐忘何处归。

(0)
鉴赏

这首诗《读坐忘论》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坐忘”这一哲学概念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首句“正一初传王远知”,开篇点明了“正一”这一道家学说的起源,以及其创始人王远知的重要性。接着,“后来体用益精微”则强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家学说在实践与理论层面都得到了更加深入和细致的发展。

“惟无矜贵为真地,但涉成亏即世机”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作者对于“矜贵”与“成亏”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道家修行不应以自我为中心,不应追求虚名与地位(“无矜贵”),而应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有得失,保持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心态(“但涉成亏”)。这种态度是通向“坐忘”的关键。

“松径风声犹有待,糠炉火候事终违”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修行过程中的坚持与困难。松径上的风声提醒着修行者需要耐心等待,而糠炉中的火候则象征着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失败。这两句暗示了修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持续的努力与调整。

最后,“便令直了九丹术,不到坐忘何处归”表达了作者对于“坐忘”境界的向往。九丹术是道教炼丹术的一种,这里用来比喻达到高深道行的过程。然而,即使掌握了高超的技艺,如果没有达到“坐忘”的境界——即心灵完全融入宇宙,与万物合一的状态——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失去意义。这最后一句深化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超越才是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读坐忘论》不仅展现了张方平对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于个人修养与宇宙和谐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癸丑北游诗五十首选二十四·其三

台沼森严地,先皇御极游。

清诗出华省,春色动仙舟。

芳树西宫路,新莺北海楼。

停车疾趋过,不敢暗抬头。

(0)

哭许君男·其一

门户天涯强为持,曾无君肉细君遗。

三旬九爨囊无粟,饮水犹能共朔饥。

(0)

放生池

将军西第拥高牙,春水回舟泛落花。

天下正多冤死鬼,却将慈惠到鱼虾。

(0)

题姚惜抱文稿应马通伯之属

马君官学部,日夕守一砚。

手持姚氏书,徵诗命余撰。

展之属稿物,初不以书炫。

而于书故深,意外善使转。

譬如挽强弓,力薄则手颤。

及造虚和候,妙处在一箭。

故其淡泊怀,著墨不求绚。

徐徐引笔行,纸墨似相恋。

于书固云耳,词出意尤练。

句中无馀字,言外有馀茜。

中原蕴刚德,气自泠然善。

想见大自在,老怀粹于面。

若夫文术大,国朝实三变。

方公如老农,禾贵薪斯贱。

姚公农学精,嘉植遍芳甸。

有场更有圃,古今一类纂。

指挥扬马处,大冶众材炼。

曾公辟农国,植民以农战。

非常可骇议,作作出篇卷。

张吴虽独造,固是姚曾袒。

言貌各自妍,一家为此眷。

有触发所得,蛟龙挟雷电。

要其用心始,矜慎只一线。

论定不觉奇,已往人多眩。

不观子姚子,特著刘吴传。

平生所师友,万言岂能遍。

萧然其神凝,语尽无可衍。

含芳如有待,义乃富骚选。

果拾骚选馀,一读意先倦。

方知中行者,用狂而守狷。

明明水中月,隔水多不见。

月固不在水,水又为风扇。

以故观古人,高材目亦眴。

如此稿数本,宁非玉数片。

揆君传宝之,心得意岂遣。

余今近五十,方春恣游宴。

此日非不惜,朋旧花时饯。

对书发长喟,如饥负华膳。

抑如古登徒,听人说佳媛。

乃今谋请益,得君虔自荐。

桐城在天下,于道非一县。

天不丧斯文,君宜大权擅。

遂题姚氏书,小诗君勿谴。

(0)

感事

心事西山就白云,主人绿帻有风闻。

入时眉翠将谁画,申意唇朱不负君。

莫倚度关歌狗曲,曾扛古鼎负龙文。

海山却遣童男返,扫尽鸿门灞上军。

(0)

墓祭

卿知寒食否,岁岁苦天涯。

合葬今非计,前春我去家。

荒原风俗旧,高树墓门斜。

一寸红心草,鹃痕泪染花。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