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路岐山曲,储胥渭水湄。
教成提将鼓,礼备植虞旗。
不取从畋乐,先流去杀慈。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物应阳和施,人知雨露私。
何如穆天子,七萃几劳师。
辇路岐山曲,储胥渭水湄。
教成提将鼓,礼备植虞旗。
不取从畋乐,先流去杀慈。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物应阳和施,人知雨露私。
何如穆天子,七萃几劳师。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狩猎活动的盛况,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狩猎细节的生动描述,展现了帝王权力的壮丽与祭祀天地的庄重。开篇即以“辇路岐山曲,储胥渭水湄”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水画卷,将读者带入一个宽广而又充满生机的地理环境中。
诗人接着写道:“教成提将鼓,礼备植虞旗”,这两句表明狩猎活动已经开始,并且是以一种严肃庄重的仪式进行的。"不取从畋乐,先流去杀慈"则表现了狩猎过程中的残酷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君王在狩猎中所展现出的仁慈。
随后的“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通过舜帝时代的典故来强调这场狩猎活动的重要性和其背后宗教信仰的深度。"物应阳和施,人知雨露私"则是对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一种哲学思考,暗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最后,“何如穆天子,七萃几劳师”表达了诗人对于帝王的赞美和对其治国理政能力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待与祈愿之情。
整首诗通过狩猎活动这一特殊场景,展示了古代中国皇权的象征,以及帝王与自然、臣民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竹坡先生剩幽暇,种竹成林绕精舍。
舍傍引水作方池,竹底泠泠细泉泻。
先生看竹乐有馀,不羡豪奢起台榭。
开径因裁嶰谷筒,赏心累驻山阴驾。
绿玉阴森难比伦,秪须个个连城价。
冲牙编磬声戛摩,璆琳琬琰光交射。
春风长儿移上林,琪花琼树枝相亚。
贞怀度世肃霜辰,清思满襟明月夜。
节间诗刻共辉映,窗里图书得因藉。
三湘浑欲接风烟,六逸还应忘秋夏。
阍者宁容俗客通,园丁未许凡禽下。
酒力微消衣色寒,茶烟初断棋声罢。
千年难老栖凤枝,蒲柳枫楸几凋谢。
先生合是竹中仙,住世逍遥人不讶。
谁当从之乞拄杖,试向葛陂看龙化。
《陈竹坡寿诗分题得竹径琅玕合》【明·鲁铎】竹坡先生剩幽暇,种竹成林绕精舍。舍傍引水作方池,竹底泠泠细泉泻。先生看竹乐有馀,不羡豪奢起台榭。开径因裁嶰谷筒,赏心累驻山阴驾。绿玉阴森难比伦,秪须个个连城价。冲牙编磬声戛摩,璆琳琬琰光交射。春风长儿移上林,琪花琼树枝相亚。贞怀度世肃霜辰,清思满襟明月夜。节间诗刻共辉映,窗里图书得因藉。三湘浑欲接风烟,六逸还应忘秋夏。阍者宁容俗客通,园丁未许凡禽下。酒力微消衣色寒,茶烟初断棋声罢。千年难老栖凤枝,蒲柳枫楸几凋谢。先生合是竹中仙,住世逍遥人不讶。谁当从之乞拄杖,试向葛陂看龙化。
https://shici.929r.com/shici/MTxSLlYS.html
鹿洞意巳惬,龙池渴未消。
还随持节使,重过濯缨桥。
涉水凉生袜,扪萝翠染绡。
行行浑不倦,去去即非遥。
路转山交股,峰回草没腰。
险中频却马,狭处仅容轺。
异迹多存古,幽期自远嚣。
石眠闻晋史,台隐记梁昭。
泉似中天落,云疑万壑摇。
南风清泱暧,西日下岑寥。
选胜欣初霁,探奇遂诘朝。
浮岚频近眼,五老若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