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摘茶八首·其四》
《摘茶八首·其四》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日暖气初敛,抽芽畏春霖。

蒸焙贵当时,活火候晴岑。

睡足与禅足,一杯松风吟。

傥家安足识,相对维白云。

宁可作苍头,不慕王侯珍。

绝色当谁辨,素涛兼玉尘。

予意岂在兹,七碗无馀心。

一日两三回,振枯散遐襟。

此味播九区,陆羽非知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采茶人忙碌而充满诗意的一天。清晨,阳光初照,温暖的空气中带着一丝清新,新芽在湿润的土壤中悄悄抽出,对即将到来的春雨抱有敬畏之心。茶农们在适宜的天气里,利用活火烘焙茶叶,掌握着微妙的时间节点,确保茶叶的最佳品质。

诗中的“蒸焙”和“活火候晴岑”展现了制茶工艺的精细与讲究,仿佛每一刻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技艺的尊重。茶农们在劳作之余,享受着午后的宁静,以一杯清茶相伴,与松风共吟,心灵得到了充分的放松与滋养。

“睡足与禅足,一杯松风吟”这一句,将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内心的平静完美结合,体现了茶道中追求的和谐与宁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宁可作苍头,不慕王侯珍”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诗人看来,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绝色当谁辨,素涛兼玉尘”则赞美了茶的高洁与纯净,无论是色泽还是香气,都达到了极致的美感。茶如同清澈的波涛与细腻的雪花,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予意岂在兹,七碗无馀心”表明了诗人对于茶的真正感悟并不在于物质的享受,而是在于心灵的净化与升华。通过品茶,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超越。

“一日两三回,振枯散遐襟”描述了诗人每日多次品茶的情景,每一次品饮都如同洗涤心灵,让疲惫的心灵得以舒展与释放。

“此味播九区,陆羽非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茶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刻理解,认为即使是古代著名的茶学大师陆羽也无法完全理解茶之精髓,体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独到的见解与深邃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采茶、制茶、品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茶文化中蕴含的生活哲学、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九月望日先慈忌辰第岁邀群弟解馆祀之今偏阴雨有阻两弟赴皖未归感而赋此·其二

再四叮咛付阿连,归帆底事隔秋前。

云山怅望千余里,此日应哦陟屺篇。

(0)

袁文谷尊人为渤海守州人祠之又以乡评祀于淮海

朱蟠当日颂循良,月旦余风韵更长。

渤海重看龚氏治,淮阳复有郑公乡。

芳祠两地蘋蘩合,遗事千秋竹帛光。

食报流辉曾未艾,象贤今已在岩廊。

(0)

陈世勉自留都观察阆中寄赠三首·其三

怜君建节向嘉陵,十载浮踪记昔曾。

白水鸥迎春放棹,锦屏鸦散夜游灯。

中天绛节寻常见,万丈丹梯几度登。

回首飘蓬劳梦寐,欲垂骢马度崚嶒。

(0)

浪淘沙.题刘瘦香秋宵对酒图,哀其亡弟作也

樽酒共因依。昨是今非。夜凉斜月转庭西。

疏翠接墙梧叶动,魂影梦迷。往事记依稀。

未忍重提。露华和泪点单衣。

偏听孤鸿天末语,风紧云凄。

(0)

水龙吟.赋柳集梅溪句

柳梢绿转苗条,官河不碍遗鞭路。

楼高望远,细风微月,一天春聚。

多少莺声,沉沉江上,倦篙曾驻。

想幽情嫩约,文漪簟影,闲梦淡、香留住。

谁见恨时眉妩。合魂消、几番凉雨。

双鸳细蹙,去年尘冷,相思一度。

苏小门前,乱愁依旧,怕听金缕。

恨湘云人散,灞桥人老。倚帘吹絮。

(0)

迎春乐.信宿江氏水华园题壁

秋飙吹尽西窗烛。恰月上、疏疏竹。

一屏云水摇凉绿。又衬上、枝枝菊。

记昔夜、藤阴赌局。便昨夜、帘阴度曲。

者夜寥寥无寐,伴个吟蛩独。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