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绿转苗条,官河不碍遗鞭路。
楼高望远,细风微月,一天春聚。
多少莺声,沉沉江上,倦篙曾驻。
想幽情嫩约,文漪簟影,闲梦淡、香留住。
谁见恨时眉妩。合魂消、几番凉雨。
双鸳细蹙,去年尘冷,相思一度。
苏小门前,乱愁依旧,怕听金缕。
恨湘云人散,灞桥人老。倚帘吹絮。
柳梢绿转苗条,官河不碍遗鞭路。
楼高望远,细风微月,一天春聚。
多少莺声,沉沉江上,倦篙曾驻。
想幽情嫩约,文漪簟影,闲梦淡、香留住。
谁见恨时眉妩。合魂消、几番凉雨。
双鸳细蹙,去年尘冷,相思一度。
苏小门前,乱愁依旧,怕听金缕。
恨湘云人散,灞桥人老。倚帘吹絮。
这首《水龙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与梅花的美丽景象,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忧思。
首句“柳梢绿转苗条”,描绘了柳树初春时节,嫩绿的枝条随风轻摆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活力。接下来,“官河不碍遗鞭路”一句,通过官河与遗鞭路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转。
“楼高望远,细风微月,一天春聚。”这几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高楼之上,细风吹拂,微月映照,春意盎然,仿佛将整个春天都凝聚在了一起。接着,“多少莺声,沉沉江上,倦篙曾驻。”则通过莺鸟的啼鸣和江面上停泊的船只,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静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寄托。
“想幽情嫩约,文漪簟影,闲梦淡、香留住。”这一段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幽情与嫩约并提,文漪与簟影交织,闲梦与香留住相映,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谁见恨时眉妩。合魂消、几番凉雨。”这两句通过描绘女子的愁眉和凉雨的侵袭,反映了诗人对离别与相思之苦的深切感受。接下来,“双鸳细蹙,去年尘冷,相思一度。”通过双鸳的细蹙和去年的回忆,进一步深化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
“苏小门前,乱愁依旧,怕听金缕。”这里引用了苏小小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情感时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恨湘云人散,灞桥人老。倚帘吹絮。”以湘云散去、灞桥人老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终将消逝,同时通过倚帘吹絮的动作,展现了诗人面对这一切时的无力与感伤。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时光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思考。
穿江慨秦守,瞻岷怀子长。
成书著不刊,明德益难忘。
千载志尚友,百里职劝相。
每负伐檀耻,欲期尽心偿。
笼石饱冬霁,云车喧春阳。
经始愧前哲,悯劳得仇香。
选胜山水窟,浣我冰雪肠。
飞幰集诸彦,引睇周八荒。
暖翠凝黛面,晴云抹川梁。
清歌劝引满,佳趣殊未央。
举头万仞雪,中有千斯仓。
采薇亦劳止,薄敛恐未遑。
何当洗甲兵,无以累庙堂。
文移宽郡邑,靴鞭却藩方。
源清流乃浚,叶瘁根必伤。
念此意惝恍,凭高歌慨慷。
不如邀飞仙,更与釂一觞。
《又以堰事滞留姜主簿学父载酒相劳于离堆新繁宰鲜于子清永康理曹季德夫导江士鲜于才卿同会》【宋·程公许】穿江慨秦守,瞻岷怀子长。成书著不刊,明德益难忘。千载志尚友,百里职劝相。每负伐檀耻,欲期尽心偿。笼石饱冬霁,云车喧春阳。经始愧前哲,悯劳得仇香。选胜山水窟,浣我冰雪肠。飞幰集诸彦,引睇周八荒。暖翠凝黛面,晴云抹川梁。清歌劝引满,佳趣殊未央。举头万仞雪,中有千斯仓。采薇亦劳止,薄敛恐未遑。何当洗甲兵,无以累庙堂。文移宽郡邑,靴鞭却藩方。源清流乃浚,叶瘁根必伤。念此意惝恍,凭高歌慨慷。不如邀飞仙,更与釂一觞。
https://shici.929r.com/shici/vsdlH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