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疏殷勤十九章,一时须发总如霜。
不知干进希名者,今日何人可颉颃。
抗疏殷勤十九章,一时须发总如霜。
不知干进希名者,今日何人可颉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岳所作,名为《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之九。诗中通过对比自己和那些追求名利、急于晋升的人,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与反思。
首句“抗疏殷勤十九章”,描绘了诗人曾为国家和人民利益,多次上书直言,表现了其忠诚与勤勉。接着,“一时须发总如霜”一句,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年华老去,岁月沧桑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官场生涯的艰辛与不易。
“不知干进希名者”,诗人在此提出疑问,对那些一心追求名位、不择手段向上爬升的人表示不解。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真正价值的思考——真正的贡献与名声,不应仅凭权势与地位来衡量。
最后一句“今日何人可颉颃”,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今能与自己相匹敌、同样坚守正直与忠诚之人的期待与好奇。这句话既是对同僚的期许,也是对自己品格的自我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感悟,深刻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
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
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
安知跨大海,往反如入郭。
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
旁多聚观者,缩头胆为落。
僻居少过从,闲庭堕斗雀。
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
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
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
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
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
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
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
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
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
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
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
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
”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宋·惠洪】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安知跨大海,往反如入郭。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旁多聚观者,缩头胆为落。僻居少过从,闲庭堕斗雀。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https://shici.929r.com/shici/e6VBiv.html
一片苍崖璞,孕秀自天锺。
浑如暖烟堆里,乍放力犹慵。
疑是犀眠海畔,贪玩烂银光彩,精魄入蟾宫。
泼墨阴云妒,蟾影淡朦胧。
沩山颂,戴生笔,写难穷。
些儿造化,凭谁细与问元工。
那用牧童鞭索,不入千群万队,扣角起雷同。
莫怪作诗手,偷入锦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