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湫一泓澄,灌溉足百里。
活活走珑玲,泠泠净泥滓。
所被一何遥,其源为可恃。
岂真灵风旂,梦雨兴漫瀰。
鱼鸟本亲人,生机托清泚。
君看藻荇凫,并作跫然喜。
灵湫一泓澄,灌溉足百里。
活活走珑玲,泠泠净泥滓。
所被一何遥,其源为可恃。
岂真灵风旂,梦雨兴漫瀰。
鱼鸟本亲人,生机托清泚。
君看藻荇凫,并作跫然喜。
这首清代诗人黄锴的《暮夜再游晋祠同赵浣瀛秀才》描绘了晋祠中灵湫的清澈景象及其深远影响。"灵湫一泓澄"开篇即展现出灵湫水潭的明净,仿佛一块明亮的宝石。"灌溉足百里"强调了其滋润周边土地的作用,泽被广大。接下来的"活活走珑玲,泠泠净泥滓"通过生动的拟声词,描绘了泉水活泼流动,洗涤尘埃的动态美。
"所被一何遥,其源为可恃"进一步表达了源泉的可靠和深远影响,如同生命的源泉。诗人接着以"岂真灵风旂,梦雨兴漫瀰"比喻泉水的神奇力量,仿佛是神灵的风旗或梦境中的甘霖,弥漫着浓厚的诗意。
"鱼鸟本亲人,生机托清泚"揭示了水对生物的重要性,鱼鸟在此处得以繁衍生息,充满生机。最后,"君看藻荇凫,并作跫然喜"以藻荇和野鸭的欢愉,形象地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气氛。
整首诗语言优美,借景抒怀,既赞美了晋祠灵湫的自然之美,又寓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阿萱五季名画师,尤工粉墨含春姿。
君王游荡堕声色,不知声色倾人国。
开元无逸致太平,天宝奢风生五兵。
偃月堂近幽蓟远,潜谋不入芙蓉苑。
咸阳行色马嵬尘,萱笔虽工恐未真。
四海苍生半鱼肉,归来岂为香囊哭。
一日重开日月光,黄金却铸郭汾阳。
黄河一线天上来,两山突兀屏风开。
天生圣人为万世,惊涛拍岸鸣春雷。
冷云直上三千丈,石颠古庙高崔巍。
断碑岁月不可考,丹书剥落空莓苔。
嗟乎去古盖已远,荒辞漫汗相惊猜。
安居平土果谁力,愚民耳目诚可哀。
一声渔笛起何处,沧洲雅兴还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