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独院野塘横,览卷空含万古情。
渔父早知从玩世,丈人何事苦逃名。
雁来彭蠡时将晚,菊近柴桑色更明。
宠辱向来那可得,祇馀秋水似心平。
深秋独院野塘横,览卷空含万古情。
渔父早知从玩世,丈人何事苦逃名。
雁来彭蠡时将晚,菊近柴桑色更明。
宠辱向来那可得,祇馀秋水似心平。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独自在庭院中面对野塘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情感与对世事的感慨。首联“深秋独院野塘横,览卷空含万古情”,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阅读书籍,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千年的历史沧桑。颔联“渔父早知从玩世,丈人何事苦逃名”运用典故,借渔父和丈人的故事,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洞察与对逃避名利的思考,既是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思。颈联“雁来彭蠡时将晚,菊近柴桑色更明”以自然景象为喻,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菊花盛开则寓意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暗示着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明亮与坚定。尾联“宠辱向来那可得,祇馀秋水似心平”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宠辱得失的超然态度,认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内心应如秋水般平静,不再为外界的荣辱所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悟。
雪后园林才半树,支筇细认孤山路。
云顽未敛风更严,木冻且僵天欲莫。
冷蕊依稀无处寻,清香髣髴暗中度。
翻思立马老坡翁,月上黄昏方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