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沙高压女墙,石函字字生辉光。
龙沙主人七十强,酡颜宣发双瞳方。
主人自爱衣萝薜,不爱君王赐束帛。
主人健走仍健饷,不爱君王赐鸠杖。
有书肯学淮南安,朝宗捧日心长丹。
有儿肯学刘中垒,养得丹砂胜榴子。
东海狂生学面壁,手种蟠桃仅三尺。
他年结核萍实如,要益千秋豫章色。
龙沙沙高压女墙,石函字字生辉光。
龙沙主人七十强,酡颜宣发双瞳方。
主人自爱衣萝薜,不爱君王赐束帛。
主人健走仍健饷,不爱君王赐鸠杖。
有书肯学淮南安,朝宗捧日心长丹。
有儿肯学刘中垒,养得丹砂胜榴子。
东海狂生学面壁,手种蟠桃仅三尺。
他年结核萍实如,要益千秋豫章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寿南昌龙沙王孙七十岁所作。诗中描绘了龙沙主人的风采与生活态度,展现了其对自由与学问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礼制的淡泊。
首句“龙沙沙高压女墙,石函字字生辉光”以龙沙主人的居所环境起笔,通过“高压女墙”的景象和“石函字字生辉光”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充满文采的氛围,暗示主人的非凡身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着,“龙沙主人七十强,酡颜宣发双瞳方”描绘了主人的外貌特征和精神状态,七十岁的年纪并未使他显得衰老,反而脸颊泛红,眼神明亮,展现出一种健康、活力的状态,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主人自爱衣萝薜,不爱君王赐束帛。主人健走仍健饷,不爱君王赐鸠杖。”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主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更重视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追求。他喜爱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君王赐予的物质财富或象征地位的物品,而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行动力。
“有书肯学淮南安,朝宗捧日心长丹。有儿肯学刘中垒,养得丹砂胜榴子。”这两句赞美主人及其家族成员对学问的热爱和对道德品质的追求。他们愿意学习并实践古代贤者的智慧,以忠诚、奉献之心面对生活,培养出像石榴子一样珍贵的品德。
最后,“东海狂生学面壁,手种蟠桃仅三尺。他年结核萍实如,要益千秋豫章色。”以东海狂生的典故,比喻主人虽年老但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追求,如同亲手种植的蟠桃树苗,虽然现在只有三尺高,但未来会结出珍贵的果实,为后世增添光彩。这表达了对主人长寿、智慧和影响力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沙主人及其家族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他们独特的生活哲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表达了对长寿、智慧与美德的颂扬,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百雷斗我前,八溟覆我后。
谁哉擘巨崖,纵此翠蛟走。
又疑蜀川下,万骑赴峡口。
凭阑神为摇,清寒逼两肘。
久乃与之忘,一洗耳目垢。
骨冷春木臞,魂惊夜猿吼。
神仙亦爱奇,临流并琼玖。
乘鲤琴高风,捉月太白手。
跳入水晶宫,身世亦何有。
缅怀玉局翁,不受荒幻诱。
尔来谒空祠,采蘋奠玄酒。
百年等一沤,道先天地寿。
逝者固如斯,川上叹鲁叟。
彼美石氏姝,相逢绿阴早。
借问此何时,清霜下百草。
舞裙冷猩红,自作背时好。
谁家返魂香,招以华素颢。
水霞晚犹鲜,山日寒更杲。
燕逝蝉无声,园林迹如扫。
饰明以惊昏,岂昧出处道。
飘零馀寸丹,耿耿岁华老。
嘉禾古三辅,积水何苍茫。
旧游梦历历,况此逢端阳。
束艾肖人形,倾葵抱天常。
萧萧老逢掖,得依夫子墙。
鹓湖无五月,宿雨生微凉。
客从东浦来,手持紫霞觞。
采蒲汎纤玉,沃我书传香。
殷勤两博士,杂出肴与浆。
书囊谈未了,一醉齐彭殇。
酒醒忽不乐,起看北斗芒。
岁月感疏鬓,风烟渺殊方。
明当理征棹,斜日鲈鱼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