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牡丹》,通过对胡尘入汉关的历史背景的简短提及,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动荡的感慨以及个人飘零的境遇。"一自胡尘入汉关",以胡尘入汉关象征边境的战乱,展现了时代的动荡不安。"十年伊洛路漫漫",十年跨度,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诗人经历的艰辛,伊洛路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熟悉的家乡道路,如今却显得遥远而漫长。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青墩溪畔龙钟客","龙钟"形容年老体衰,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在岁月流转中老去的形象。他独自站在春风中的牡丹花前,"独立东风看牡丹",牡丹盛开的景象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牡丹的艳丽或许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泰民安的期盼,但同时又寓含了他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个人遭遇反映时代变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冻痕销梦草。又招得春归,旧家池沼。园扉掩寒峭。
倩谁将花信,遍传深窈。追游趁早。
便裁却、轻衫短帽。
任残梅、飞满溪桥,和月醉眠清晓。年小。
青丝纤手,彩胜娇鬟,赋情谁表。南楼信杳。
江云重,雁归少。
记冲香嘶马,流红回岸,几度绿杨残照。
想暗黄,依旧东风,灞陵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