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太守性多能,儒业箕裘祖佛灯。
酒减三分留待客,草高一丈远招僧。
见成斋饭非长计,创立丛林是大乘。
好住沩山十年后,牯牛烂攒不须绳。
白沙太守性多能,儒业箕裘祖佛灯。
酒减三分留待客,草高一丈远招僧。
见成斋饭非长计,创立丛林是大乘。
好住沩山十年后,牯牛烂攒不须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太守的生活状态和他的佛学修为。"白沙太守性多能"一句,表明太守不仅政务才能出众,而且在佛法修持上也有独到之处。"儒业箕裘祖佛灯"则指他既有儒家文化的根底,又继承了佛教的智慧光芒。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酒和草的描写,展示了太守待客之道和招纳僧人的雅量。"酒减三分留待客"表明他慷慨好客,愿意节省开支以款待来访者;而"草高一丈远招僧"则形象地展现了他的佛教情怀与广纳僧众的胸怀。
"见成斋饭非长计"可能是在暗示太守对物质生活不以久远计较,而是专注于精神修持。"创立丛林是大乘"则明确指出他建立寺院,是为了弘扬佛法,实践大乘精神。
最后两句,"好住沩山十年后,牯牛烂攒不须绳"描写了太守在沩山十年的修行生活,到了忘我境界,以至于牲畜都能自由无羁,不需束缚。整首诗通过对太守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