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岳腥膻愤未忘,羡公遥领旧灵光。
草荒太白骑驴迹,云冷希夷委蜕裳。
定有遗民来献土,可无散吏去焚香。
吾闻同华多奇观,不比炎州寂寞乡。
河岳腥膻愤未忘,羡公遥领旧灵光。
草荒太白骑驴迹,云冷希夷委蜕裳。
定有遗民来献土,可无散吏去焚香。
吾闻同华多奇观,不比炎州寂寞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迹的怀念和景象中的情感流露。"河岳腥膻愤未忘,羡公遥领旧灵光"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记忆和敬仰之情,这里“河岳”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方,而“羯公”则是对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的尊称。"草荒太白骑驴迹,云冷希夷委蜕裳"则描述了一种荒凉的自然景象,其中“太白”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李白,其“骑驴迹”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古人行走于大自然中的孤独与伟岸。"云冷希夷委蜕裳"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之感。
接下来的"定有遗民来献土, 可无散吏去焚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迹的尊重和期待,希望能够找到那些忠诚于历史的人,他们会来到这里缅怀过去。最后一句"吾闻同华多奇观,不比炎州寂寞乡"则是对比不同的景象,“同华”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而“炎州”则是一个特定的地名,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眼前景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不惜便归去,轻与来岁期。
昔年当花时,踊跃犹悔迟。
花开到花落,憔悴伤春词。
如今异哀乐,开谢了不疑。
未见怯烂漫,既见去若遗。
随缘徇物我,过眼酬芳姿。
人笑看花勤,痼慵中心脾。
此寺曾几来,岁岁改情思。
思之遗泪落,亦不知何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