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撇破桃花浪。垩将片板随船漾。
击板船头鱼脑胀。惊莫向。锦鳞跳趁渔家桨。
月落潮平初日上。呼儿晒网垂杨傍。
网角丁东风铁响。闲抚掌。人鱼悲喜身皆妄。
一苇撇破桃花浪。垩将片板随船漾。
击板船头鱼脑胀。惊莫向。锦鳞跳趁渔家桨。
月落潮平初日上。呼儿晒网垂杨傍。
网角丁东风铁响。闲抚掌。人鱼悲喜身皆妄。
这首《渔家傲·漂白》由清代诗人黄永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家生活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家在江河湖海中的劳作场景,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首句“一苇撇破桃花浪”,开篇即以轻盈之笔勾勒出一幅春日江面的美景,一叶扁舟划破了桃花盛开的波浪,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预示着渔家生活的开始。接着,“垩将片板随船漾”进一步描绘了船行水面的轻盈与自在,仿佛整个世界都随着这片小舟轻轻摇曳。
“击板船头鱼脑胀”一句,通过击打船板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渔民捕鱼时的紧张与兴奋,鱼儿因受到惊吓而脑部充血,生动地展现了捕鱼的激烈场面。而“惊莫向。锦鳞跳趁渔家桨”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鱼儿在水中跳跃的景象,与渔家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生活图景。
接下来,“月落潮平初日上”描绘了渔家一天劳作结束后的宁静时刻,月亮落下,潮水渐平,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此时,渔家呼唤孩子来帮忙晒网,网角在微风中发出丁当的声响,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闲抚掌。人鱼悲喜身皆妄”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在劳作之余,渔家与鱼儿之间似乎有着某种默契,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超越了表面的互动,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不仅是对渔家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渔家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