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无筹策堪人用,盍挂衣冠遂物情。
官职向来滋味薄,干戈经此梦魂惊。
君犹极口谈经义,我已无心卜死生。
何必吴门变名字,烟江万里叶舟轻。
本无筹策堪人用,盍挂衣冠遂物情。
官职向来滋味薄,干戈经此梦魂惊。
君犹极口谈经义,我已无心卜死生。
何必吴门变名字,烟江万里叶舟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所作的《同苗秀才杨山人登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首联“本无筹策堪人用,盍挂衣冠遂物情”,诗人自谦自己并无可用之策,意在表达对官场的无奈与不满,希望能够脱下官服,回归自然,过一种随性的生活。
颔联“官职向来滋味薄,干戈经此梦魂惊”,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受。官职带来的并非想象中的甘甜,反而充满了苦涩。而战争的阴影更是让他的心灵受到了惊吓,暗示了社会动荡给个人带来的影响。
颈联“君犹极口谈经义,我已无心卜死生”,对比了诗人与他人在战乱中的不同态度。君主仍在高谈阔论经义,而诗人却已经失去了对生死的关心,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绝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尾联“何必吴门变名字,烟江万里叶舟轻”,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需要改变身份以逃避现实,但最终选择了一种更为洒脱的态度——乘着轻舟,在烟波浩渺的江水上自由漂泊,寻找心灵的归宿。这既是对官场束缚的解脱,也是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强胡自谓天骄子,单于王庭在边鄙。
自从獯鬻二千年,呼揭薪犁三万里。
狼烟忽起照秦云,诏传三十六将军。
蓬莱殿颁双豹纛,骕骦厩赐五花文。
此日嫖姚奉旄节,此时骠骑持铁钺。
风随代马蹴长城,星逐吴钩下高阙。
漠南漠北尽胡沙,万丈天山虏尚遮。
属国将降犹转战,匈奴未灭敢言家。
阗颜城下芦笳月,浦类海边刁斗雪。
饮器争棒月支头,卷旗半带阏氐血。
插羽飞书夹道欢,鸣铙归奏残胡灭。
拜爵应歌吉甫诗,铭功不用燕然碣。
洗兵瀚海且平胡,侯骑萧关塞草枯。
无复秋风蹛林会,不劳夷邸筑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