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回禁苑雪初消,岂羡蓬壶驾六鳌。
堤散相风千柳动,壑悬卿月万松高。
紫鳞泳日穿银藻,青鸟传春下碧桃。
自是臣邻欢颂地,故应皇泽沛如膏。
阳回禁苑雪初消,岂羡蓬壶驾六鳌。
堤散相风千柳动,壑悬卿月万松高。
紫鳞泳日穿银藻,青鸟传春下碧桃。
自是臣邻欢颂地,故应皇泽沛如膏。
这首诗描绘了皇家园林在春天复苏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阳回禁苑雪初消”开篇,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观的变化相结合,展现出一种从冬日沉寂中苏醒的生命力。接下来的“岂羡蓬壶驾六鳌”,运用了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和传说中的神兽,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美好景致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向往。
“堤散相风千柳动,壑悬卿月万松高”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园林内的勃勃生机。堤岸上的柳树随风轻摆,仿佛在与春风对话;而山谷间悬挂着的月亮映照在万松之上,既高远又神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灵动的氛围。
“紫鳞泳日穿银藻,青鸟传春下碧桃”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动画面。鱼儿在阳光下穿梭于清澈的水中,藻类在水面泛起银光,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水下世界图景。而青鸟在春天的召唤下,飞向碧桃盛开的枝头,不仅增添了色彩,也寓意着吉祥与希望。
最后,“自是臣邻欢颂地,故应皇泽沛如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土地的赞美,认为它是君主恩泽广被、百姓安居乐业之地。这里的“皇泽”既指君王的恩泽,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苑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园林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赞美。
春漠漠。任晚风、吹乱云鬟,慵去梳掠。
倚着阑干无一语,红日看看欲落。
恰早有、月窥帘幕。才听杜鹃啼过,隔墙又动弦索。
红酥冷了,更重温、谁同酌。虚弱浑瘦削。
惜娇波血泪,丝丝都凝床角。
不合当初曾咏絮,今日似伊飘泊。
又何怪、柔条难托。一日千头万绪,难将旧恨忘却。
待笺心事问天公,如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