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笛梅花洞口宽,画梁烟锁御书寒。
末虫有意缘符竹,仙鹤何心立古坛。
明月自来浮赤水,钧天谁复奏黄冠。
空馀蝴蝶丛丹灶,肯信人间一梦残。
铁笛梅花洞口宽,画梁烟锁御书寒。
末虫有意缘符竹,仙鹤何心立古坛。
明月自来浮赤水,钧天谁复奏黄冠。
空馀蝴蝶丛丹灶,肯信人间一梦残。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冲虚观的幽静与神秘氛围。首联“铁笛梅花洞口宽,画梁烟锁御书寒”以“铁笛”和“梅花”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意境,仿佛能听到悠扬的笛声在梅花盛开的洞口回荡,而“画梁烟锁御书寒”则通过“烟锁”和“御书”的描绘,展现了建筑的古朴与庄严,以及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颔联“末虫有意缘符竹,仙鹤何心立古坛”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昆虫和仙鹤赋予情感,它们或因符竹而生情,或无意于古坛,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观内可能存在的超凡脱俗之气。
颈联“明月自来浮赤水,钧天谁复奏黄冠”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明月倒映在赤水之上,犹如仙境;而“钧天”与“黄冠”则指向神话中的天界与道士,暗示着观内可能隐藏着超自然的力量或故事。
尾联“空馀蝴蝶丛丹灶,肯信人间一梦残”以蝴蝶围绕丹灶的景象收尾,既是对观内环境的细腻描绘,也暗含了对道家修炼、追求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后一句“肯信人间一梦残”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道家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冲虚观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自然、历史、神话与哲学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向春来,睹林园,绣出满槛鲜萼。
流莺海棠枝上弄舌,紫燕飞绕池阁。
三眠细柳,垂万条、罗带柔弱。
为思量,昨夜去看花,犹自斑驳。
须拌尽日樽前,当媚景良辰,且恁欢谑。
更阑夜深秉烛,对花酌、莫辜轻诺。
邻鸡唱晓,惊觉来、连忙梳掠。
向西园、惜群葩,恐怕狂风吹落。
玉露迎寒,金风荐冷,正兰桂香。
觉秋光过半,日临三九,葱葱佳气,蔼蔼琴堂。
见说当年,申生谷旦,梦叶长庚天降祥。
文章伯,英声早著,腾踏飞黄。双凫暂驻东阳。
已种得春阴千种棠。
有无边风月,几多事业,安排青琐,入与平章。
百里民歌,一樽春酒,争劝殷勤称寿觞。
愿此去,龟龄难老,长侍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