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祭酒慈溪公以月令劝讲兼示诸生感事有作》
《祭酒慈溪公以月令劝讲兼示诸生感事有作》全文
宋 / 区仕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按月明堂令,斋居古自稽。

四时曾不忒,七政已能齐。

礼向经帷奏,笺来学省题。

元龟何用卜,伯起在关西。

(0)
翻译
遵循着月明堂的仪式规定,斋戒居住古已有之。
四季运行从未有过偏差,天地星辰秩序井然。
礼仪在经帷前奏唱,书信送到学府题写。
无需再用龟甲占卜,因为伯起已在关西显现。
注释
月明堂令:古代宫廷中的礼仪规定。
斋居:斋戒居住。
古自稽: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
四时:四季。
忒:偏差。
七政:天文学中的七星,象征天体秩序。
齐:整齐,有序。
礼向:礼仪面向。
经帷:儒家经典的学习场所。
奏:演奏,此处指诵读。
笺:书信。
学省:古代官署,负责教育事务。
元龟:古代占卜用的大龟壳。
卜:占卜。
伯起:可能指历史人物,此处代指贤人。
关西:古代地区名,大致指函谷关以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区仕衡的作品,名为《祭酒慈溪公以月令劝讲兼示诸生感事有作》。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古代文化和礼仪的尊崇,以及他作为一位学者和教育者的自我期许。

“按月明堂令,斋居古自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按照古代的制度和规矩,在一个明亮的殿堂中进行学习和思考,通过斋戒(即净身心,准备接受知识)的方式来回顾古人的智慧。

“四时曾不忒,七政已能齐。” 这里,“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七政”则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七大行星(日、月、五星),这两句意味着诗人已经能够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以及宇宙运行的秩序。

“礼向经帷奏,笺来学省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尊重,他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中的礼仪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元龟何用卜,伯起在关西。” “元龟”指的是《易经》中的“元亨利贞”,而“伯起”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韩愈的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尊重,以及他对于个人品德和学问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作者作为一位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教诲和引导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区仕衡
朝代:宋

(1217—1277)广州南海人,字邦铨。入太学为上舍生。慷慨有智略,以天下为己任。尝上书论贾似道误国,又陈恢复之策,皆不为用。归而讲学九峰书院,人称九峰先生。诗文典雅。有《九峰集》、《理学简言》。
猜你喜欢

励学

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

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

勿以听者迷,故使宫徵错。

谁言三岁童,还能分善恶。

孜孜日求益,犹恐业未博。

况我性顽蒙,复不勤修学。

有如朝暮食,暂亏忧陨穫。

若使无六经,贤愚何所托。

(0)

贻蜀五首·其二李中丞表臣

韦门同是旧亲宾,独恨潘床簟有尘。

十里花溪锦城丽,五年沙尾白头新。

倅戎何事劳专席,老掾甘心逐众人。

却待文星上天去,少分光影照沈沦。

(0)

象人

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

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

(0)

戍卒伤春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籍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0)

代挽歌

独处重冥下,忆昔登高台。

傲岸平生中,不为物所裁。

埏门只复闭,白蚁相将来。

生时芳兰体,小虫今为灾。

玄鬓无复根,枯髅依青苔。

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

彭韩及廉蔺,畴昔已成灰。

壮士皆死尽,馀人安在哉。

(0)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